这枚不止只有龙尾、龙爪复打,你仔细看;整条龙从上方龙头上面的背鳍、龙头嘴巴、胡须、龙身背上的鳍乃至龙尾都有覆打移位的线条,1F的疑问应该是周围的英文及马齿为何没有覆打的现象?这得从正面开始分析看起;
正面「造」字与边花中间有一条模裂压痕,这条模裂压痕一直延伸到中心满文,表示这上边模具已经有裂缝而且蛮严重的,甚至可以从中心满文处看出来有修补模具的痕迹,也就是说上边的模具已经不圆,再从9点钟位置到6点钟左右位置的马齿已经有两阶层次有是覆打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模裂以使这区块移位。
在翻过来看背面整条龙都有移位产生的覆打,正面的模裂造成背面产生覆打,这是原因之一。要知道一枚钱币在生产过程会产生覆打问题不是只有模裂及币胚移位,在打制的过程中,机具重复打了两次也会有移位问题,这是一般经常只会讨论可能的范围,但事实上覆打的问题也会因机器振动使上模或下模的模具;同时或只有任一方松动,以至使打制中的币胚产生覆打问题。
一般人不会去注意为何金属冲压的模具上的夹头为何都是圆的而不是方形?因为圆型模具上的夹头比方型夹头更易于校准中心点,所以当模具圆型夹头松动时;会使币胚发生逆背的问题,而会有逆背的问题就会有可能产生局部覆打的现象。如果是上、下模左右错位;情况轻微可能会缩短模具寿命,因而也就容易产生覆打、移位、高低边或浅打弱打等现象,稍严重一点模具会易于崩裂,甚至造成一次性毁坏。一枚钱币的币面若有产生不合理的现象,都能从制程去找到原因,在了解制程之前又得先知道当时的加工设备与技术,一惯而下就可以找到许多答案,若再加上去研究当时的造币工艺、风格与水平,很多现今的高仿假币就能无所遁形。
这种单面在局部发生覆打也不是只有机制银币,铜元也有这种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