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钱钱文书法以多样,创新,对称,复合等特点让人爱不释手,流连回味。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首推宋徽宗所书的崇宁通宝,一直以来,我对它总是独钟情怀。大家都知道,徽宗治国方面是差点意思,在艺术上却是不可多见的天才,全才,他多才多艺,绘画,书法,古代艺术品的鉴赏和研究都不愧于“大师”的称号。尤其我觉得是他把钱文书法推向顶峰,给了我们最大的艺术享受!
瘦金体钱文书法充分展现了他的艺术创造力----笔势劲逸,意度天成,运笔挺劲犀利,轻落重收,筋摇骨转,腴韵飘逸,别具一格。
瘦金体入钱文据史,志记载确证的有三: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宣和背陕(陕非御笔)。这三种钱文,同时也代表了徽宗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写风格。崇宁初年,20多岁的徽宗,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精力充沛,崇宁通宝四字,一味瘦硬,下笔通神,为最高境界之典范。到了大观年间,徽宗虽然人尚年轻,但宫廷生活的过分奢靡,使得年仅30多岁的徽宗略显早衰,所书大观通宝四字力度就大不如以前,给人只有了平滑,工整的感觉。到了宣和年间,由于政治失修,内忧外患频至,危机四伏,不能革新政治的徽宗,一味宠信奸臣,苟且偷安,沉迷声色,已暮气沉沉了,这时期所书的钱文圆融得一点刚劲之气都没有了。这种过度,其重要体现就是“宝”和“通”二字,在崇宁钱上,书者的千钩之力从两肩冲溢而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力;到了大观通宝,两肩已平滑,形体虽在,然劲气已失;到了书题宣和元宝的时候,则两肩低垂,有形无力了,大有不胜负重的感觉。
附部分实物图片,大多是以前发过,为便于大家欣赏,重新整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1-20 11:11:5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