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048 | 回复 1

    [欣赏] 南宋南京·少见款识·建康府茆人叔炼铜照子·六出菱花型铜镜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k54188
    实名认证
    好评
    100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7-07
    最后登录
    2025-09-26
    楼主 发表于2018-07-03 11:09:24

    南宋南京·少见款识·建康府茆人叔炼铜照子·六出菱花型铜镜

    南宋建康府铜镜 比湖州镜少的多压手 直径13.5CM 厚0.4CM 字口一流建康府南宋时
    设,为东南重镇,一度作陪都,是仅次于临安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时人称曰:
    “国家之根本在东南,东南之根本在建康。雄山为城,长江为池,舟车漕运,数
    路辐凑,正今日之关中、河内。
    宋代建康(今江苏南京)铸造的铜镜。形制有葵花形和带柄菱花形。一般多在镜
    背素铸有制镜字号
    ,有“建康府茆家工夫镜”、“建康府茆家炼铜照子记”、“建康府茆八叔”……。
    字号铭记,都为长方形印章式。出建康镜的地区,有江苏南京、江西永修和清江
    等地。据与这些铜镜伴出和地券载,墓主分别死于或葬于嘉定四年(1211)、
    宝庆三年(1227)、嘉熙四年(1240)、宝祐三年(1255)景定元年(1260),都
    属于南宋时期。
    六出葵边形,圆钮,突窄素缘。镜背钮右侧方框内竖铸两行铭文“建康府茆人叔炼
    铜照子”“建康府”铭铜镜在江苏南京、安徽和江西等地,主要流行于南
    宋时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宋高宗赵构下诏移驻江宁府。五月初八日,高宗一行
    先驻跸城西南凤凰台侧的神宵宫(即保宁寺),并以建康古为名都而御笔改江宁府为
    建康府:“建康之地,古称名都。既前代创业之方,又仁祖兴王之国。朕本繇代邸光
    膺宝图,载惟藩潜之名,实符建启之义。盖天人之允属,况形胜之具存,兴邦正议于
    宏规,继夏不失于旧物,其令父老再睹汉官之仪,亦冀士夫无作楚囚之泣。江宁府可
    改为建康府,其节镇旧号如故。”表示要在这里领导抗金,恢复北宋的河山。但是,
    当他听到金兵又要南下的消息,连忙再一次逃往杭州,并派一个惯于弃城出走的懦将
    杜充来担任“建康留守”的重要职务。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南宋将领岳飞率军在建康府将军山一带,垒方石、设伏兵
    ,将金军击溃,取得牛首山大捷。如今仍残存的石垒就是当年的战争遗迹。与此同时,
    韩世忠、梁红玉夫妇也先后在京口地区,以及京口和建康之间的“黄天荡”江面用水
    军击败金兵。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三月,高宗在岳飞的护卫下第二次来到建康,进驻建康府行
    宫。四月,诏筑太庙于建康,而以临安府太庙为圣祖殿(并未实施),大有定都建康
    之势。因当时金人尚未许归黄河以南土地,建康毕竟北临战争前沿,有金兵随时侵扰
    之危险。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初七日,高宗乃决定出发返回浙西临安。三月,高宗虽
    定都临安,但为了表示收复中原失地的愿望,仍以已沦陷的北宋旧都开封府为京都,
    临安仅称为“行在所”,而建康城则因前述之特殊的战略位置以及朝野强烈的定都呼
    声,直到宋末,不仅一直留设行宫“以备巡幸”,而且府史志中还别称建康为“留都
    (京)”、“陪都(京)”或“行都(阙)”。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抗金将领虞允文也取得了“采石之战”的胜利,并在
    南京下关留下了“三宿岩”的典故。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兵攻占建康府,改建康府为“建康路”。
    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建康路改称“集庆路”。








    2020-12-31 转正
    离线 赏宝人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0-24
    最后登录
    2025-09-27
    1楼 发表于2018-07-03 15:35:55

    学习的好资料

    身份已验证:叶鹏   山东枣庄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