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398 | 回复 0

    [讨论] 商代玉器的风格特点及辨伪之道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666666
    论坛版主
    好评
    120
    差评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2-12-25
    最后登录
    2024-06-21
    楼主 发表于2018-05-28 17:00:16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的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在这片神奇的“废墟”上,单一座妇好墓玉器就多达755件,几乎包括了商王朝中心地区的玉器品种。本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已达十二年之久的唐际根博士,就以殷墟玉器的考古发掘为线索,细说商代尚玉之风。
      动物类玉器种类繁多、玉料多元、工艺高超、“尚玉”之风盛吹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的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至今,殷墟王陵遗址已相继发现13座王陵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2000年,考古学家又在殷墟的东北方探明了一座面积470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一号基址长度就有170余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规模之大,震惊学界。
      在这片神奇的“废墟”上,单一座妇好墓玉器就多达755件,几乎包括了商王朝中心地区的玉器品种。谈论商代玉器,自然离不开殷墟。本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已达十二年之久的唐际根博士,就以殷墟玉器的考古发掘为线索,细说商代“尚玉”之风。
      林间小道试铲 探出商朝宫殿
      南北朝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殷墟的位置进行了较为确切的描述。但殷墟真正重见天日,则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流入到王懿荣、罗振玉、王国维等大学者手中,他们综合考证出小屯就是商代盘庚迁都后的都城所在地。
      1928年,文史学大家董作宾与临时工作人员组成考古队,开始对殷墟进行第一次试掘,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发端。1929年春,李济主持对殷墟正式发掘,到1937年抗战爆发而被迫中断,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上世纪30年代,殷墟玉器研究就给学者们带来了很大挑战。像小屯M331号墓随葬的玉饰,从玉料到造型都与商玉有别,但墓本身确定无疑是商代的墓葬。后来资料多了,才明白这是一件比商代更古老的石家河文化玉器。商文化的发展有创新,也有继承。许多夏代以前甚至新石器时代的古玉,都被商代人直接‘拿来’了。” 唐际根说。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重启对殷墟的发掘,更多精美玉器公诸世人。“从1950年至今,整个殷墟范围内玉器约两千六百余件,主要见于王族贵胄大墓,像1976年的妇好墓、1993年的郭家庄160号墓、2001年的花园庄东54号墓等大量玉器。”1975年,安阳小屯发现了一处专门的玉石器作坊,其内有制玉过程留下的切割废料、钻孔废料等,它可能是商王室拥有的玉石器加工场所。而对于长期负责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唐际根博士来说,发现5件玉柄形饰成了他考古生涯中最富戏剧性的事件。
      殷墟大量精美玉器
      一直以来,考古工作者都没能在安阳发现商代古城。1999年,唐际根带领考古队在传统殷墟保护区的东北外缘发现了一座新的商代古城,这座古城被他命名为“洹北商城”。正当学术界部分学者对洹北商城的发现有所质疑的时候,唐际根又在洹北商城的南北中轴线南部发现了商王朝新的宫殿区。
      当时,唐际根和他的考古队在安阳航校的跑道旁钻探了一个月,但一无所获。一天,航校的保安以安全为由把他们撵出了机场。无奈之下,唐际根只得去找韩王度村村长商量,看能不能在村民的菜地里钻探。村长说“可以,但打一个洞要两元钱”。唐际根觉得太贵,打不起,便悻悻放弃。从韩王度村返回的路上,唐际根正好遇见一片苹果树林,果树成行,有林间小路隔开。唐际根想,在路上打几个洞总不会还要收钱吧。于是,他招呼考古队员试着钻探,没想到一铲下去,居然找到了商王朝的宫殿。尽管洹北商城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但仍然有部分学者对洹北商城的年代和性质产生疑问。而这一疑问的解答,居然与5件玉柄形饰有关。
      2001年,唐际根带领考古队对洹北商城中轴线南部的一处面积最大的建筑基址进行发掘。基址揭露之后,年代却最终确定不下来。唐际根认定,如果该座建筑确系商王朝的宫殿或宗庙,它一定会在建筑过程中留下祭祀坑。通常情况下,商代的祭祀坑内可能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物发现。顺着这一思路,考古队果然在该座建筑的夯土基槽的夯层中发现数十处祭祀坑。其中5座祭祀坑中,各自玉柄形饰1件。5件玉柄形饰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可确定其年代属商王朝中期玉器无疑。对商代人而言,玉柄形饰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玉器,它犹如后世的“祖先牌位”。祭祀坑中发现玉材优良的柄形饰,与之相关的建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这5件柄形饰的发现,对于最终解决洹北商城的年代与用途的争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等级明显 形式多样
      商代玉器究竟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呢?根据唐际根的分析,也许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之——形式多样、融入生活、等级明显。
      玉料并非全来自新疆
      商代玉器形式多样,既包括玉料的来源多样,更指玉器种类的繁复,而且还种类繁多,除璧、钺、戚、大戈等礼器外,还有璜、环以及作各种动物形状的装饰品。甲骨文中有“取玉”和“正(征)玉”等说法,实际玉器,也证实了商代玉料的来源非常复杂。“和田玉、岫岩玉、西北玉乃至将各种新石器时代的古玉进行改制,各种情况都有。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基本是就近取料,商代已明显突破这种区域性,这说明了商文化的兼容并包。所谓的‘商代玉就是和田玉’的论断,从实物中可以证明是错误的。” 但是,商代人对玉料和石材已有很强的鉴别能力,优质玉料主要见于高等级墓葬中。同时,商代制玉工匠对玉料的认知度很高,已懂得俏色巧雕,譬如玉龟,就是黑背白肚,形象生动,彰显高水平审美。
      另外,在玉与其他材质的结合上,除了传统的绿松石镶嵌外,玉和青铜器的珠联璧合也有体现。文物中有玉援铜戈、玉援铜矛等。这种铜、玉结合制作器物的方式,被一些学者称为“金玉同盟”。“还有一些玉器可能是和木头或竹子结合成双材料复合制品,虽然木头之类的材质历经几千年已腐烂不可见,但从玉件的钻孔、接榫等部位,可以看出不是独立的器物。”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