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地名来历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 齐天福
宝鸡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为“炎帝故里”,也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中国“青铜器之乡”。《三十六计》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源于宝鸡。
宝鸡古称“陈仓”,又有宝吉、宝地之美誉,还有凤鸣歧山等传说。公元757年,安史之乱,唐明皇李隆基南逃路过陈仓,有人制造了“石鸡啼鸣”的神话,以示祥瑞。李隆基曰:“陈仓,宝地也,山鸟(凤凰),神鸡也”。从此陈仓改名为宝鸡。
其实,李隆基只改其文,未改其音。陈仓宝地,当地读“陈仓宝吉”。并不是宝鸡人发音不标准,而是后世阉割了宝鸡方言的文字含义和历史价值。
“吉”与“地”,在宝鸡地区发音相同,“宝吉”比“宝地”含意更美好。“吉”与“姬”、“姜”关系密切,黄帝“姬”姓,炎帝“姜”姓,黄帝与炎帝的后代“吉”姓。“吉”意为富庶的土地,“姬”意为多乳的母亲,“姜”意为多羊的女酋长。以“大地”比“母亲”,是原始人的传统观点。
西周人将“吉”字铸在青铜编钟上,产生了“周”字。“周”,意为吉原,即宝吉、宝地,音钟口切。
关中方言,特别是宝鸡方言是中国历史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汉语汉字和历史典籍具有无可取代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