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枚陕手东,双点通,几年前刚开始玩康熙时吃的药,现在看来,是开门的一眼假,总结教训,将之分析如下:上手第一眼,就感觉很不爽,那种包浆,不舒服,店主讲原是生坑,下水洗过,于是释然:自己有几枚康熙,生坑的,洗过就是类似的样子。------其实类似的真品,真包浆,与此不同,点点翠斑,是生长出来的,有凸起感,有深浅的变化;而这枚绿色很平,缺少变化,应该是喷洒的某种颜料。其次字口间的刻痕,欠自然,店主说字口不清,用刀剔过,已相信几分了,看到边缘的刻花,又被自己说服了:谁见过刻花的伪品呢?(其实有)------这正是作伪者狡黠之处,被引开注意力。此时店主主动降价,一个套,就等我去钻了,呵呵最后一点,几乎是决定性的,那就是此前看到园地交易区成交一枚,遇到同版,抱着捡漏、买到好版的心态,这当就上定了。------不知园地那位仁兄,现在是否知道自己购入了伪品?面对这味苦药,总结教训如下:1,不要听别人的故事,尤其在古玩行,故事八九都是骗人的套,要自己分析,用眼睛,用经验判断。2,对于似是而非,拿不准,没见过真品的东西,最好缓拿,不要想着捡漏,如何、如何,要先查阅泉谱、上园地学习,足够的泉识才是捡漏的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