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7
主题
266
帖子
306
积分
简单的补充说明:大致在秦后期至汉初时期,随着滑石制范工艺的成熟以及钱币规整化的客观需求,尺规和旋磨工具被普遍使用于制范中。首先是以等距离的经纬线布局钱模圆心位置,并钻制圆孔作为规类工具的支点。 接下来如帖子之前的图所示,先旋磨出环形凹面,再以内圆直径作为垂直对角线长度做正方形(穿);然后修除正方形外侧与内圆之间的部分至凹面深度;最后再用规类工具修平凹面地章,经刻字和合范铸币即得蛇目半两钱。所以说射目半两的环状凸起只是工艺痕迹的残留。 这种制范手法可以更为精确地控制钱径和型腔深度(对应为子钱的厚度),并保证了地章的光洁度。当然由于磨具上的瑕疵可能会在钱上形成类似同心圆式的痕迹。
古币富翁: 先铣再镗穿,镗穿不利索的结果,还是电脑玩好了好啊,有想法就可以复原,廉颇老矣!!
谢谢陈老师补充,是这个意思。
恍然: 青年才俊,一时翘楚。
谢谢恍老抬爱!
0
24
厉害呀
5
1351
1361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