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个小故事-同治,宝泉,小平。(样钱?)
想想,还是写稍早一些的感受吧。原因有2:
1)时间长了,更容易忘记或者记错。所以,早些整理出来,还可能会尽可能的接近当时的感受。
2)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妙药。时间一久,一切爱恨情仇,都会淡忘或冲淡。
刚才整理记录,发现这枚币,竟然是第一次在HX聊天室拍到钱币。
尺寸:(25.20~25.33)*(1.46~1.60)mm
一直到现在,也很少在HX聊天室出手。因为多种原因:
1)囊中羞涩
2)都是美品和极美品、名誉和大名誉。与我的定位有差异。我的收藏定位是普通品,玩。
3)因为是业余玩,对市场的把握不准。容易冲动,不太好把握自己。
(尝试用文字加图片的方式,看看,是不是更生动一些。)
看看当时的几条记录,能有意思。
其实,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改掉这种爱炫耀的性格。好,也不好。存在即合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稍有些变化吧。
当时,是以起拍价买到的吧。
说到这,又可以插述一个2020年的小故事。去年,第一次参加JD的钱币拍卖。网上和网下同时出价。开始的花钱和清钱等,价格相当给力,出几轮,很快就被甩开了。
拍卖持续时间好长,好像从上午一直拍到了晚上。
晚上,饭后,挺晚的时候了,开始拍先秦。感觉价格还可以,不像前面的那么接受不了。
于是跟了几个,还是不够狠。
忽然,一枚空首布“少曲市南”开始了,于是果断出价。结果,无人再应价,于是,底价拍到了。
再细看图片,除了X光照片还可以模糊看到四个字外,几乎被锈盖上了。
但是, 我的原则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于是付款,将保证金抵款。退出拍卖。
再往后几天,和几位圈内的朋友讨论,觉得虽然品不理想,但有评级公司的盒子币加持,也没有问题。还有一位热心的朋友,说到时可以帮助加刀,清理一下。
也借机研究了这相关的几枚少曲,挺有意思。算是提高一下自己吧。
再然后,因为JD的发货比较慢,过了一些时间才发货。发货比较麻烦,还需要签确认书。一系列手续完成后。忽然有一天说币要发到家里了。觉得比较贵重的东西,又尝试了一下转发到公司去。这样折腾下来。终于收到了货,光运费和保价超过3位数,上手看那盒子,非常薄。
当天晚上,工作后回家很累,也没打开看。
次日,灯下细看,发现底有裂。
于是,联系售后。最终,爽快的给寄回去,并在确认后,给予退货了。
感谢刘总。添麻烦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