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个小故事
咸丰,宝泉,当十母钱(当十被剔掉)
曲折的经历。
时间跨度:2014年左右到手。其时,正在黑龙江省工作。2018年,在某拍卖平台出掉。4年多的时间,在手上,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就是精美完美品,可能已经上涨1倍了,但是这种有遗憾的好东西,可能仍是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可,即使装了盒子。
期间,有数次朋友确认,又爽约。甚至一位山东的朋友,因为此事的原因,后来想再从我这儿转让藏品,被我一句话:你不守信用,不想谈了。弄的有点灰头土脸。现在想来,也是过去那时候,我对别人要求过高。现在想来,需要向这位朋友致歉。
如何来的:
2013-2014年时,因为在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工作,收入尚可。但是,花钱还是相当节俭。买水果,只舍得买相对便宜的苹果和梨。其他比较高的消费,也是非常少。
每月发工资时,留下一些生活费,其他都转给家人了。
因为日常消费比较节省,这些生活费中,也能挤出一些来,买、买、买。
那几年,从广州一位店主买了一些东西。这位朋友,可能是专业的制图人员,拍的图,在园地也是能排到前几名。东西也还不错。信誉也是非常之好。查了一下记录,2011年时,在他那儿买了有一些东西,近2000元买的9个直百五铢,水坑,2020年转让给青岛朋友了。还有一些新疆红钱,应该也是2020年转让给青岛朋友了。买过几个顺治,陆续也是转让出去了。
依稀还记得,这位朋友的币,基本上是标价的9折,可以拿到手。
2014年时,觉得玩其他币这么久了,咸丰也进出过多次。但是对于当十母钱还是没有上手拥有过。当时朋友发出来这个咸丰当十宝泉母钱后,觉得当十被剔掉,可能更有意思。虽然朋友发出来一些时间了,一直没有出掉。我还是觉得想要学习一下,于是后来就成交了。好像还是给优惠了一些,最后大概是5000元成交的。
玩够了,数次想转
币上手后,大家讨论也有些,也有一些朋友认为不标准。从个头、字口、边几个点,都有人质疑。
自己虽然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当不断有人质疑你时,你也会觉得有些烦。有些不开心。不想一直拥有一枚别人质疑的币。
转让时,标价不高:基本上是平价,加一些期间的费用转让,但是一直问津的人少。出价也不高。
中间有人确认过,但是爽约了。我一直的原则,别人上手后,也是短期内无理由退货。至于别人说不想要了,也倒无所谓。
评级
2018年左右吧,评级公司越来越多。个人比较认可HX。觉得相对严谨。
于是,就送评了。评级时,那时还是广州评,但是他们觉得不能确定,就转北京了。最终还是评了个真品。
继续转
再后来,咸丰逐渐热了。但是想自己出,仍是有些问题,比较难成交。于是送拍了。最终基本上是成本价+时间成本+评级费+手续费。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