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买了一个圆形精白铜的文字墨盒,上下款全,中间内容是唐代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款识为子文仁兄雅玩,弟翼如敬赠。朋友说子文可以往宋子文上面靠,我也没放在心上,考证讲究孤证不立,单凭一个子文两字让人信服是宋子文岂不贻笑大方,而且我以前也买过一个民国腐蚀版的子文款乔迁之喜的铜牌,下款无从考证,只能当一般的东西出了。
趁着有空就研究起来,下款翼如,我查了一下。邵元冲(1890—1936),字翼如,浙江绍兴人。毕业于杭州浙江高等学堂,与后来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报界名人邵飘萍并称浙高“二邵一陈”,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事变时,被士兵枪击,因抢救无效死于西安,时年46岁。
仔细看了他的履历,邵元冲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12年(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任陆海军大元帅时,邵被任命为大元帅府机要秘书,并代行秘书长职务,同一年他结识蒋介石。民国13年(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后又追随孙中山北上,担任孙中山机要主任秘书。民国14年(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为遗嘱见证人之一。
民国15年(1926年)5月应蒋介石邀请,南下广州,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部长。后来先后担任浙江省政治分会委员兼杭州市市长,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及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民国24年(1935年)春,因对日外交问题与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兼行政院长汪精卫发生矛盾,辞去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游历陕、甘、宁、青、绥、晋等省。
民国25年(1936年)12月初,应蒋介石电召去西安。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时,从西京招待所跳窗逃遁,被士兵开枪击伤,两天后卒于医院。
邵元冲著有《各国革命史略》《孙文主义总论》《西北揽胜》《邵元冲日记》等。
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下上款的子文是不是就是同样与孙中山和蒋介石有着密切关系的四大家族的宋子文呢。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树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别是是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急需财政人才,宋庆龄将弟弟宋子文推荐给他。1923年3月,宋子文来到广州,在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担任秘书。4月24日,宋子文任中央银行筹备员。5月29日,孙中山任命林云陔为筹备中的中央银行行长,宋子文为副行长。19天后,即6月17日,林云陔辞职,宋子文代理行长。当时广东金融经济紊乱,宋子文引入近代西方货币银行学说和相关制度,主持拟订了中央银行条例和组织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24年8月2日,中央银行宣布成立,孙中山任命宋子文为中央银行行长。
1925年1月,孙中山在北平病重,急电宋子文上京。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宋子文是见证人之一,在孙中山两份遗嘱上签名,参加治丧活动,其在国民党的地位大大提高。1925年7月15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宋子文被委任为财政部长、广东省财政厅长兼中央银行行长。不久,宋子文又兼任广东商务厅长、两广盐务稽核经理等职,揽中央、广东政府财政于一身。由于宋子文杰出的管理才能,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为国民政府巩固根据地和出师北伐提供了保障,宋子文因此也奠定了自己在财政金融界的权威地位。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时出任两广盐务稽核所经理宋子文积极筹措经费,保证战争进行。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决定迁都武汉,宋子文与宋庆龄等一行离粤北上。武汉国民政府成立后,宋子文任国民党常务委员兼财政部长,成为决策人物之一。
宁汉分裂后,宋子文于1927年3月27日被武汉政府派赴南京,一方面“劝阻蒋的分裂”;一方面设法控制江浙财团。3月29日,宋抵达上海,立即设立了财政部驻上海办事处,着手接收江浙财政事宜。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另组政府,宋子文则游离其外,直至年末才与蒋同流。1928年2月蒋介石再次上台后,宋子文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挂牌,宋子文任总裁及理事会主席,之后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国防会议委员、特别外交委员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行政院副院长等多项职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2月15日通电下野。为了表示同蒋介石共进退,宋子文于12月20日向国民政府呈请辞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本兼各职。孙科下台后,宋子文于1932年1月30日复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不久,蒋介石也重新上台,两人重新合作。
之后蒋介石要求宋子文提供浩大的军费用于“剿共”,造成两人矛盾趋于激化。加上亲日派对亲美的宋子文采取抵制态度,导致宋子文于1933年10月29日再次辞去财政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职务,均由孔祥熙接任。
辞职后,宋子文曾赴西北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北的开发和建设。1934年5月31日,宋子文发起成立中国建设银公司,将引入外国资本作为其重要目标。1935年3月,宋子文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积极参与币制改革,但也造成官僚垄断资本的急剧膨胀。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宋赞成和平解决,与宋美龄往西安同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中央代表等进行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联合抗日作出贡献。
纵观二人,曾同在陆海军大元帅府任职,孙中山病危时刻均在身旁,且均为遗嘱的见证人之一。在国民政府任职期间,一个在考试、立法、宣传等部门任要职,一个在行政院、金融、财政部门任要职,且两人在抗战问题上都是坚决支持抗日。
又查资料《简论1928-1936年的宋子文》、《宋氏家族全传》其中有提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蒋设立特种外交委员会,以戴季陶、宋子文为正副会长。1931年10月24日,国联理事会采纳中国提案并通过一项新的决议:要求日本政府于当年11月6日前撤兵完毕。当即日本投反对票,拒绝接受。宋子文闻讯,再次邀请外委员成员顾维钧、颜惠庆、邵元冲、孔祥熙等人开会商讨对策。会后决定发表 宣言和声明:“相信日本尊重世界公意,于11月6日前将军队撤尽,其他问题可循序 进行”,以保留与日本继续接洽的余地。可以证明两人直接共事过。
邵元冲生于1890年,宋子文生于1894年,邵元冲长宋子文4岁,但这里邵元冲自称弟,想必与职务有关。上文提及宋子文是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参加治丧后,其在国民党的地位大大提高。因此初步判断这个盒子应该是1925年7月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