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前尘在2006-6-28 1:40:16的发言:楼上兄台,您的意见我非常赞同。古时候用玉器来陪葬是相当奢侈的,用铜璜代替玉璜就廉价多了。这在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郑州二里岗墓葬里面,出土了许多;但是在这段时期,更是在中原地区,“桥型币”的使用是缺少文献佐证的。而且出土的这类东西有带钮和不带钮两种形制,带钮的尚可勉强利于流通携带,无钮的就太显牵强了。更何况在那个时期,货币铢两制已成定局,又何须桥形币产生出现呢。因此,这种东西定义为用来陪葬的铜璜更有说服力,但它不适合生人随身佩带,因为它的观赏性及自身价值并不大,它只能是冥器。
同意, 针对桥型币的定性问题, 目前考古界与古泉界尚有分歧, 现在能说明它是货币的直接例证还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