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954
主题
18052
帖子
2.2万
积分
140
1170
1450
请专家发言,这样的我也有呀?是不是真的呀?
1436
8640
1.2万
老兄的第1枚我看象是其他钱币粘连上去的,不过看的不是很清楚。第2枚是会昌开元。会昌做工没有开元精整,错范应该常见些。我也有几枚会昌的错范。
呵,我想图片看上去可能是不太清楚罢。我发的所有生坑钱,只有两种渠道,一是当年家父开古元店时收进的筒子钱,二是最近在网上购买的筒子钱。 这枚是开自南京出土的筒子钱里。 加上自己水平有限,还不至于去粘连个什么东西出来。
lvbo 兄误会啦。我说的粘连不是说你粘上去的,是指开钱时有可能会粘连上别的残钱。后面的几个图看的就比较清楚了。矩形的那块是粘连,弧型的那块,嘿嘿,我还是保留意见:) 另外我认为错范应当指钱在浇注的过程中由于钱范闭合不紧而产生滑移,从而导致面或背纹路发生偏移。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另一个内郭或外缘应当还是钱币自身产生的。就算有象兄这种形状的“移范”那也还一定能看到这枚钱币自己的背郭,就象嗜开元兄贴的那枚和你那枚会昌。lvbo 兄您这第一枚自身背郭精整,您说会不会是移范呢?
我不认为是筒子钱生锈之粘连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可见我所附元丰小平钱缘上的块状物,和开元一样,完全与钱身和为一体,应是铸造时形成。 是否能称为“移范”,我认同兄的观点,但也不所有情况均是这样形成的,见所附北宋元丰背移范,我相信元丰不会是钱范铸制。 您认为开元钱上“弧型的那块”是人为,那请看附图三崇宁通宝的背。 有人认为是钱模制作时掉下的“钱唇”,在模上留下的痕迹。 我虽非大家,但治学这一点还算是严肃的。有兴趣的话,我可把此钱寄给您过目后您再寄回。我相信您看过后会改变您的看法。 开元是否出现过用钱母铸钱,倒是可探讨的事。若出现过,那么就可以解释清第一枚开元钱出现的状态之原因了。若是用钱范,出现这种情况确实不好理解。
若这枚线是宋钱,您会怀疑它不是母吗? 这样精整的货泉,完全可以用铸钱了。
87
593
767
硬范铸钱 光洁度肯定比翻沙高 现在对钱币生产工艺的研究都过去主观 属于推论的观点 还需要出土器物证明 相信很多工艺还没发现 比如西湖出水的大泉五百钱范如何组装铸钱?六朝唐汉是否存在一种介于硬范和翻砂之间的工艺?
7
995
1009
第一枚有意思,弧形、矩形皆原铸,很喜欢。
1477
3889
6843
开元钱由于很少发现钱范,所以铸造方法至今仍有争议,从铸造的角度看有研究表明是母钱翻沙 而母钱有可能用失蜡法铸造,所以这些标本都很有研究价值.找不到钱范,只能从钱本身来找寻证据了,有一种次品开元,钱体呈椭圆,孔呈菱形,面背一致,证明是翻沙时泥范变形所致,如果是硬范不可能前后变形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