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2
主题
313
帖子
417
积分
给版主和楼主点个赞。
11
1474
1496
龙面的包浆不自然
2655
12751
1.8万
此币让我生疑既不是包浆也不是同模伤,而是中心满文字体“漂”、“软”与真币相比没有真币“硬朗”。有泉友发表观点认为这个包浆不好我觉得也是这样,但对这枚币真伪判定,仅从包浆认为假,个人认为确实不妥。 昨天晚上一名安徽泉友打来电话,告诉我这是造总假币一个‘名版’主要看龙尾倒数第三刺断笔,这是鉴定这一版假币关键特征。再次感谢这位手机尾号8846泉友。
9
74
92
直接送评不就完事了吗
129
2574
2832
银元鉴别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因为造假的人技术越来越好
2870
3704
呵呵,假的真不了。确实同模
693
1776
3162
新生发言:看不懂。只看出老师比图的同模同版的图片根本就不是一个版;外力造成的创伤和擦痕部分可能会出现些相似的地方,但两枚的面星有根本的区别,不会是同模同版。说的不对请批评。
6
26
38
晕!
0
227
北洋词的来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鸦战争后,同治九年(1870年)自清政府下设"三通商大臣"后改成“北洋通商大臣”一词的起源。钱币中的“北洋造”一个是指“北洋机器局”造(即天津机器制造局);另一个是“北洋银圆局”(1902年袁世凯接管天津设立专局,即北洋铸造银圆总局,1910年被裁撤)造。据称光绪29、31、33、34年北洋造银圆即出此处 建议各位泉友先了解后再探讨学习。。。。。。。。。。。
12
1264
1288
学习!
身份已验证:严华志 四川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