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丽: 武汉“猫王”
收集整理:湖北名人网
“猫王”和她画的猫
提要:提起“猫王”,人们立刻会想起美国著名摇滚歌星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然而,在武汉,也有一位“猫王”,她就是以画猫而闻名世界的“东方猫王”———张亚丽,近日记者采访了她。
“中欧文化使者”
今年66岁的张亚丽,随文化部组织的“中国文化艺术展”出访欧洲8国,7月底回汉。昨日,记者见到张亚丽时,她正在书房教学生作画。乌黑的头发,飘逸的笔锋,丝毫看不出她是一位66岁的老人。在她的书房里,她向记者娓娓道来了这次欧洲之旅的故事。
6月29日,张亚丽接到邀请,随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展”出访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6国。她特意准备了40余件作品出国展出。在德国,她的作品引起参观者争相抢购。德国不来梅文化局局长斯特罗姆还专门收藏了张亚丽的一幅《双猫双蝶图》,以表敬意。
1938年,张亚丽出生在河南灵宝市一个贫困的书香门第。1950年,张亚丽入读扫盲夜校,后因成绩优秀,考入坡胡完校(高级小学)读五六年级。中学毕业后,张亚丽考入洛阳美术专业学院。遗憾的是,因家庭条件有限,仅读一年后便休学,未能完成学业。然而,这段经历使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7月底,张亚丽从欧洲返回武汉。这次,她又带回一个荣誉证书“中欧文化使者”。
退休后画猫出名
婚后,张亚丽随丈夫来到武汉。1988年,张亚丽退休后,老伴怕她闲得心慌,便给她买了只波斯猫当宠物。一日,张亚丽看着波斯猫在一旁懒洋洋地坐着,憨态可掬,她便拿起画笔,将波斯猫临摹下来。老伴一看,连声称:“画得好!画得像!”这一声鼓励激起了张亚丽极大的兴趣,从此,她开始了踏上了画猫的旅程。
为了画好猫,张亚丽开始在家养猫。养猫最多的时候,竟然达到21只,她前后一共养了30多只猫。
猫养多了,也衍生一堆烦恼。它们撒起欢来,屋内屋外,乱蹦乱跳,翻盆摔碗,闹得不亦乐乎。但猫撒欢的一刹那,也正是张亚丽捕捉灵感的重要时刻,只要有灵光闪现,她就马上记录下来,立即动手作画。睡觉时梦到小猫,她也会从床上跳起来,直奔画室。兴趣一来,她会随时提起画笔,常常忙得不知晨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3年,张亚丽的一幅《双猫图》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捧着有生以来的第一座奖杯,已是55岁的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联合国珍藏她的“猫”
1995年8月,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昌区老龄委请张亚丽作一幅画,作为湖北省的礼品送给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亚丽激动不已,她在心里琢磨着,画点什么好呢?
张亚丽果断决定,画一幅《百猫图》的工笔画。买纸、构思、作画,张亚丽靠着这股激情,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画。4天后,张亚丽硬是完成了《百猫图》这幅巨作。这幅画送到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后,被视为珍品,现被联合国所收藏。
如今谈起这幅画,张亚丽感慨良多。她告诉记者,工笔画不像写意画,大笔一挥,意境到了就行,而是要一笔一笔认真地描绘出来。当初能完成这幅画,完全是凭着一股激情。如今,再让她用4天时间完成这样一幅画,恐怕是不可能了,没有十天半月,估计难以完成。
老有所乐笔耕不辍
画猫16年,张亚丽在书画界也赢得了“猫王”的称号。徐州振鸣书画院院长、一代篆刻名家程一鸣专门为她雕刻了一枚“东方猫王”的印章。陕西咸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纪炎赠她“亚洲猫王”的称号,国家一级书法家刘海林也专书一幅:“中国猫王”……
画猫16年,张亚丽和她的“猫”走遍了祖国大地。在武汉、深圳、兰州等地,她成功举办个人画展七次;出版个人画集3本;国内外参赛作品荣获金、银、铜奖20余次;其作品分别被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香港石景谊、刘紫英伉俪艺术馆等二十余家收藏……
画猫16年,张亚丽创造了独特的画猫风格。白描、油画、工笔画这些都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她在此基础上,用生宣纸,以墨代彩一笔完成,是前人所未有的创新。尤其是写意猫,生动、逗人喜爱,仿佛有了灵气,形神兼备。书画界对她画的猫的评价是:姿态各异、构图新颖、笔墨豪放、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内容丰富多彩。经国际艺术家联合会等16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部门联合审定,张亚丽被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