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就是市场!我个人觉得出一批小坑水坑是正常,但是几万枚的故事就非比寻常,
看着“四爷”这几年可着劲儿的一路攀高,于是各种故事和段子便轮番上演……
如果这次几万枚(所谓广西河道里捞出的)雍正,顺利地被市场消化,那么,谁又保得齐下次云南贵州或者什么地方不会再“捞”出个几十万枚来呢?
关注本帖已经好些天了,心中有点看法,不吐不快:
一、先假定这事(河里捞出大批雍正)是真的,那么大的量,当地方志或民间有无记载或传说——雍正XX年,有船自云南运送制钱至xx地,行径广西某河道,突发事故沉没?另外,除了大量雍正(夹杂极少量的康熙)以外,还有无其他沉船事故的物证(比如官印、瓷器、船木残骸之类的物品)被打捞上来?
二、再假定这些雍正如果都是真的,那么,一个地方突然发现了这么大量的无主宝藏(几万枚雍正!),而且传扬得沸沸扬扬的,都惊动了千里之外的“古玩大佬们”,当地政府或者文管部门岂能坐视?就这么任由“古玩大佬们”私下垄断收购,还故意装着不闻不问?果真如此,我会觉得当地党和政府相关部门是不是太天真太善良了?!
三、从逻辑上推断,这么大的一起沉船事故,绝对不可能——突然——打捞出这么多的雍正(并且90%以上还都是云、黔局的雍正!),却没有其他大量的相关物品(其他文物)来佐证;就算是编剧写剧本,也得将故事编得合乎基本的逻辑常识,才会吸引观众眼球不是——就凭几张停泊在河边的挖沙船及几张“捞出来的清钱”照片,然后再砸出上百万银子,来到处进行似是而非的传播(垄断收购、国外回流、打枪出售……),就妄图赢得众多国内泉友的一致认可、并顺利进行市场消化?——你们这帮“老炮儿”的炒作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
四、小玩闹泉友所指出的这批雍正混·搭极少量康熙(明显不同绣色)的逻辑漏洞,在此不做赘述;
五、关于送评入盒——既然早已策划并下定决心、砸下了几百万来炒作此事,当然啦,谋求的就不止是几百万(长远来看,何止几千万)的大手笔收益了,那么,再花个一二十万,来选出(或购得)几百上千枚黔局、云局的雍正到处去送评,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六、这批钱币(水坑雍正),如果不能每个都送评装盒,那么新手泉友自然是不敢轻易碰它;老泉友呢,又有几个是相信盒子币的……呵呵~~~即使你拿出几百个评级装盒的真币来,那也只能代表这几百枚,可以胡弄胡弄新泉友,但其它未装盒评级的几万枚,就只有你们自己留着,再编故事进行第二次炒作吧!
七、如果市场认可并接受消化了这批“雍正”,那么,接下来不定什么时候,绝对会有另一个更加完美的故事,再放出几十万枚比这批次更加精美的四爷来——或出·土、或回·流、或挖·到宝·藏……再让国内泉友来消化——那四爷还是四爷吗?不·崩·盘·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