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4175 | 回复 82

    [讨论] 讨论乾、嘉、道大样钱的由来。。。。。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铜板喜欢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7-08
    最后登录
    2024-06-17
    30楼 发表于2018-12-21 08:41:05

    学习

    离线 太货八猪
    一级发帖
    好评
    5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10-22
    最后登录
    2024-06-19
    31楼 发表于2018-12-21 08:48:25

    好文。

    离线 Fisherling
    实名认证
    好评
    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10-14
    最后登录
    2024-06-05
    32楼 发表于2018-12-21 08:51:24

    漂亮,欣赏了。

    钻石会员店铺:https://shop.chcoin.com/291269

    离线 通神阁
    正式会员
    好评
    23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8-17
    最后登录
    2024-06-19
    33楼 发表于2018-12-21 08:55:26

    学术热帖

    2024-06-15 转正
    离线 Paul专属
    实名认证
    好评
    13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8-16
    最后登录
    2024-06-19
    34楼 发表于2018-12-21 09:59:04

    从大量的削轮和滚边钱,以及清朝相关史料来看,我感觉大样钱和折二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官方也不允许。感觉更是一种面子工程,以及为了弥补一贯钱的重量而铸造的。因为乾嘉道时期,小钱太小了,大多是不足值的。

    2020-10-11 转正
    实名认证
    好评
    56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12-09
    最后登录
    2023-04-03
    35楼 发表于2018-12-21 10:24:16

    有见地

    身份已验证:王铄 武汉洪山

    离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9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19
    36楼 发表于2018-12-21 11:08:35

    说几个观点探讨:
    1.名称问题。这里说的大样钱,是现在俗成得一个错误叫法。大样原指同一版式当中相对大的钱币,有大样必然有正样,如果比正样小,还会出现小样。既然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都称大样,但叫无妨。我也这么叫。但实际上正确的称号是大制钱,可以查到名称来源的资料是《故宫清钱谱》。


    2.来源问题。市面上常见版式的乾、嘉、道大制钱在《故宫清钱谱》所载的大制钱中反而没有。该书所录钱均是清宫留存的,其中所载大制钱凤毛麟趾,很少见到。证明我们常见的大制钱版式应该不是宫钱性质。


    3.性质问题。这部分钱官方文献目前没有发现记载(也许有,有待考证),但可通过同时代的其他资料旁证,或通过实物已知规律进行合理推论。这些钱都是中央铸币局所出,泉多源少。大家都知道,就币值来说这三代中央所出无折当。民间可以使其增值,但已成商品性质,不是币值性质。即如此,其规格、精度甚至铜质已异于常品,必有特殊用途。同时期,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我记忆中有三处提到可能有关的线索:一是元春省亲一节,游园看戏,戏毕令赏,早已准备了新出局的制钱几筐,一齐往台上倒,听落地之声、看戏童争抢,为之一乐。此应该是当时的一种程序。二还是元春省亲,各处看管的仆人均有几串钱的赏赐,书中明确是贵妃所赏,贵妃出宫带着几担钱似乎不像话,贾府代出更不像话(是谁赏就是谁赏),估计应是内务府提前预备的。三是贾府过年,宁府贾蓉自内务府(大概记忆,也可能是礼部),领来岁祭银子,报于贾珍。贾珍态度有三:曰少,曰败落的人家有赖此过年,曰一种荣耀,令祭于祠堂。贾府为公爵,清异姓为王者仅三番,公是顶级了,以次降格,估计至将军、廷尉一级,赏钱的可能很大。综上,我只是旁证清廷的赏赐钱是必然存在的。可以说是宫廷赏赐但不一定也不会先进宫再流出,应该是内务府代办。实际上,据宫女回忆录中,宫中逢年过节对太监宫女都有赏赐,并且是钱。乾嘉道三代国力尚可,皇家体面,特殊铸钱用于赏赐可能性非常大。但这部分钱性质应不同于宫中留存的大制钱,(宫中用途的清钱谱中很明确)而铸量也不少。定性为宫廷赏赐大制钱,我认为应该比较合理。

    离线 泉趣
    实名认证
    好评
    1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08
    最后登录
    2024-06-19
    37楼 发表于2018-12-21 11:10:31
    可玩宜藏:
    大样钱只是早期铸币,并非楼主说的什么登基大寿的纪念钱,这个早有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了,历代的早期钱都有一个共同性,就是精大厚重,除此并没有什么其它意义,所以历代对这样的钱并没有特别的文录记载,只是普品行用钱,只是铸于早期,所以特别精整厚重大,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铸钱就慢慢的变的粗糙减重了,这是历代铸钱的普遍现象

    赞同,研究钱币不能完全靠主观猜想,要有佐证,不然如果是错误的观点,以讹传讹过些年后就变成人们确信的史料了,比如康熙罗汉钱来源的几个故事版本

    离线 大风起兮
    三级发帖
    好评
    16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9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19
    38楼 发表于2018-12-21 11:21:01

    罗汉钱民间历来珍视,必有其缘由。估计某个非常重视的万寿节的赏赐钱可能性非常大。

    离线 山中清泉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03-13
    最后登录
    2022-10-21
    39楼 发表于2018-12-21 11:25:21

    你那钱到家,一个师傅做的,一个味道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