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楼的清以昭明兄说的没错,个人在3楼处确实没有在光胚的滚边工艺着墨一些看法,以下仅在机制铜币制程的范围做研究,因银币是另一门课不在此讨论范围内。铜币在光胚时之所以会需要滚边加工,正常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光胚可以藉由币边已预先做好滚边(凹边),在生产时可以经由导杆的引导,使光胚能依序一个接一个单枚顺利落入模穴中加工,经由上下币模挤压一次成形完成制币,而滚边的凹处另一做用是;当币胚受到上下挤压时,能释放币胚材料的应力,在压制的过程中胚料会上下挤压向周围膨胀,进而使凹边小小的空间回填压成平边或接近平边。就已知近代机制铜币的制程,会出现单面币的情况大概有三种:
1,假设是单枚单边试铸,可能出现的是压力不够出现浅打,或压力不平均一边深一边浅,也可能挤压过当出现深打,照常理这三情况都会在背面程现不同密度的压挤迹象,或者是透打情形。
2,又说若是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第一枚压制完成后因故没顺利脱模,紧接第二枚光胚又落入模穴迭上去,那么上面那一枚就会形成现在所常见的迭压币(也就是阴阳币),通常这种币都是深打,或币面深浅程度产生不同的币缘高低。
3,第三种情况就是两枚已有滚边且边缘突起的光胚同时落入模穴中,经上下模挤压出两枚一正一反的单面币,照说两枚铜胚在一个空间不足的模穴中受挤压,应该也要同迭压币的情况,就是币缘会高低凸起。
版主这颗单面币是一个很好可以讨论及研究的教材,所以在3楼回复文后面还特别说明“单纯讨论不涉真伪评论”,希望上帖的楼主能见谅个人藉你的东西来讨论不同的看法。其实若真的要讨论真伪?看币边应该就会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