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大“短命”CPU(电脑报2007年第31期D版) 我们知道,CPU发展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产品,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获得了成功,有些CPU的“职业生涯”非常短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这些“短命”的产品。TOP1:4GHz P4“短命”指数:10[attach]324505[/attach] Intel P4系列处理器无疑是成功的产品,Netburst架构让CPU一步一步攀向频率的高峰。当快要到达4GHz时,它却停止了脚步。对于取消4GHz P4处理器的计划,Intel前CEO贝瑞特单膝跪地,请求大家原谅。TOP2:PⅢ 1.13GHz“短命”指数:9.5 [attach]324506[/attach]2000年,Intel抢在AMD推出1.1GHz Athlon处理器之前发布了1.13GHz的“铜矿”PⅢ。但这款产品在使用中存在严重的死机、不稳定等情况,被玩家戏称为“铜渣”。Intel不得不全面召回1.13GHz PⅢ,以消除影响。TOP3:Socket 423 P4“短命”指数:9[attach]324507[/attach] 2000年11月20日,Intel发布P4处理器。最初的P4采用Willamette核心,接口为Socket 423。这种接口的P4主频较低、发热量大、性能很弱,问世不久就被Northwood核心、Socket 478接口的P4完全替代了。TOP4:
Slot A处理器 “短命”指数:9 [attach]324508[/attach]经历了K6-3的失败后,AMD于1999年6月23日发布了Athlon处理器,打响了K7时代的第一枪。最初的Athlon虽然采用了革命性的Slot A接口(类似于Intel的Slot 1),但其成本控制欠佳,超频性能也一般,市场寿命很短。TOP5:Itanium(安腾)“短命”指数:8.5[attach]324509[/attach] 2001年诞生的Itanium(安腾)处理器是Intel 64位CPU家族的第一位成员,面向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虽然基于IA-64架构的Itanium在技术上比较先进,但它的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无法抵挡竞争对手的凌厉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