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453 | 回复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币研究,张新知教授经典之作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楼主 发表于2007-07-03 05:11:00

    定价88元,.88元包邮挂!作者签名本! 【作者简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币研究  张新知,1954年3月14日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1984年考入中南财经大学金融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教于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投资金融系,副教授。20年来,在从事金融专业学习、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时,始终把钱币收藏和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现已收藏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纸币近2000种,并在校领导的支持策划下建立了货币展馆。与此同时,在多家全国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钱币研究文章120余篇,出版了《趣味金融知识》、《人民币通论》两本专著。目前正与他人合作进行《黑龙江地方纸币研究》、《日时哈尔滨票据研究》、《革命根据地货币研究》、《日伪政权货币研究》等系列专题研究。 【图书目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币研究第一章 人民币的五十年沧桑历史第一节 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人民币一、按价格标准和面额分类二、按币材分类三、按有无纪念内容分类四、按是否参与实际流通分类第二节 炮火硝烟中诞生的第一套人民币一、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与全国货币的统一二、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三、第一套人民币的种类和票面特征四、第一套人民币的特点第三节 依靠外援印制的第二套人民币一、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 印制和发行二、第二套人民币的特点三、第二套人民币的种类和票面特征四、“三种票子”的委托代印与提前收回第四节 自力更生制作的第三套人民币一、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特点二、第三套人民币的印制三、第三套人民币的种类和票面特征第五节 走向成熟的第四套人民币一、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特点二、第四套人民币的印制工艺三、第四套人民币的种类和票面特征第六节 具有民族风格的金属流通币一、第一套金属流通币——“铝分币’二、第二套金属流通币——“长城币’三、第三套金属流通币——“三花币’四、金属流通币的精华——“精制装帧币’第七节 题材广泛精美的金属流通纪念币一、金属流通纪念币的性质和特点二、金属流通纪念币的种类和特征三、金属流通纪念币的分类四、独具特色的特种流通纪念币第二章 人民币票面特征第一节 人民币票面的构成要素一、发行机构二、面值和货币单位名称三、年号四、冠号五、图章六、图案七、少数民族文字和盲文第二节 人民币水印特征一、水印及其由来二、人民币水印特征第三节 人民币暗记特征一、人民币暗记的设置形式二、人民币暗记的特点三、人民币暗记的功能和作用第四节 人民币底纹特征一、底纹的作用和形式二、人民币底纹特征第五节 人民币年号特征一、纸币上的各种年号二、人民币年号特征第六节 人民币冠号特征一、第一套人民币的冠号特征二、第二套人民币的冠号特征三、第三套人民币的冠号特征四、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号特征第七节 人民币图章特征一、纸币上图章的作用二、人民币图章特征第八节 人民币文字特征一、人民币上的大写数字及其由来二、人民币上几个汉字的书写演变三、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四、人民币上的盲文符号第九节 人民币面额和票幅特征一、人民币面额特征二、人民币票幅特征第三章 人民币上的宣传和教育内容第一节 人民币上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第二套人民币上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四、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节 人民币上的政治口号一、巧以暗记“藏”口号二、天安门上“挂”口号三、游行群众“举”口号第三节 人民币上的国徽和国名一、人民币上的国徽二、人民币上的国名第四节 人民币上的天安门一、1953年版红色1元券:挂宫灯的天安门二、1956年版蓝黑1元券:挂标语的天安门三、1965年版10元券:节日景象的天安门第五节 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像一、“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能印我的像’二、“当上政府主席也不能印我的像”三、周总理传达毛主席不赞成在钞票上印他的像四、毛主席像终于搬上了人民币五、金属流通纪念币上的毛泽东像第六节 人民币上的花鸟图案一、纸币上的花鸟图案二、硬币上的花鸟图案第七节 人民币上的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一、各套人民币上的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二、现行人民币上的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浏览第八节 人民币上的书法艺术一、董必武为首套人民币题字二、马文蔚为第二套人民币题字第四章 人民币特殊票币举要第一节 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张人民币’票券一、“第一张人民币”的传奇性二、“第一张人民币”的特征三、“第一张人民币”的收藏经过和原因第二节 图文或票幅特别的三张票券一、“出身贫寒”的“水牛图”票券二、“泾渭分明”的“渭河桥”票券三、票幅独特的“狭版券’第三节 同版不同色的三组票券一、20元六和塔票券二、50元火车大桥票券三、100元北海桥票券第四节 印有蒙文或维文的珍品券一、两张印有蒙文的珍品券二、四张印有维文的珍品券第五节 最大面额与最小面额票券一、人民币发行史上最大面额的票券二、冠号独特的最小面额“八分券”第六节 面额独特的叁圆券一、货币面值的奥秘二、人民币叁圆券的由来三、取消叁圆券的原因第七节 俗称“大白边”或“大团结’的拾圆券一、俗称“大白边”的拾圆券二、误称“大团结”的拾圆券第八节 反映教育方针思想内容的壹角券一、票面主图:周总理特别指定二、枣红券: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票券三、背绿券:派生版别最多的票券第九节 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的一枚错版币一、“错版币”的真正含义二、令人遗憾的“宪法”错版币第五章 人民币基本知识第一节 “人民币”名称的由来一、世界其他国家货币名称及其由来二、“人民币”名称的由来第二节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一、人民币的单位名称二、人民币单位名称的由来第三节 人民币简写符号及其由来一、世界主要国家货币简写符号及其由来二、人民币简写符号及其由来第四节 人民币“钞票”一词的由来一、最早的纸币就与“钞”字结缘二、“钞”和“票”演变为“钞票”第五节 人民币的印制过程一、设计二、制版三、印刷四、完成第六章 人民币近亲:准人民币票券第一节 人民币地方券-——江西临时流通券一、江西临时流通券的发行二、江西临时流通券的种类和特点第二节 复员 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一、“兑取现金券”的种类和票面内容二、“兑取现金券”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 “共产风”刮出的1961年期票一、1961年期票的特征和种类二、1961年期票发行的原因第四节 神秘的1965年“军用代金券”一、“军用代金券”的种类和特征二、“军用代金券”发行的原因附:“关于销毁‘军用代金券’的通知”第五节 广东省人民银行1985年本票一、本票的发行和特点二、本票的收回及收藏意义第六节 中国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一、外汇券的性质、用途及发行意义二、外汇券的种类和特点三、外汇券的收回四、外汇券的收藏意义第七节 中国银行发行的港币钞票一、中行港钞的发行及其意义二、中行港钞的种类和特点第八节 中国银行发行的澳门币钞票一、中行澳钞的发行及其意义二、中行澳钞的种类和特点第七章 人民币收藏与鉴赏第一节 人民币的收藏价值职能一、人民币具有收藏价值职能二、人民币收藏价值职能的特点三、人民币收藏的意义第二节 人民币收藏价值的评定一、人民币珍贵度评定标志二、人民币稀缺度评定标志第三节 人民币纸币收藏的细分类一、颜色的差异二、冠号的差异三、底纹和暗记的差异四、印钞纸张和印制方法的差异第四节 人民币票样与收藏一、人民币票样及其特征二、人民币票样的管理三、人民币票样的收藏第五节 人民币品相的划分标准一、人民币纸币品相的划分标准二、人民币硬币品相的划分标准第六节 人民币珍藏与护理方法一、人民币纸币的珍藏与护理方法二、人民币硬币的珍藏与护理方法三、人民币收藏要防范病菌传染附录一 关于发行与收回各种流通人民币的文件(一)关于第一套人民币纸币的文件(二)关于第二套人民币纸币的文件(三)关于第三套人民币纸币的文件(四)关于第四套人民币纸币的文件(五)关于金属流通币的文件(六)关于金属流通纪念币的文件附录二 关于人民币流通管理的文件(一)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二)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硬分币氧化腐蚀的通知(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货币出入境管理办法(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的公告(六)中国人民银行法关于人民币管理内容选录(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八)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工商局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的说明(九)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反假人民币奖励办法(试行)附录三 关于发行和收回外汇兑换券的文件(一)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暂行管理办法(二)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从1980年4月1日起在国内发行外汇兑换券(三)中国银行负责人就发行外汇券问题向记者发表谈话(四)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汇兑换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兑换的公告(五)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周正庆就外汇兑换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兑换问题答记者问(六)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银行延长外汇券收兑期限参考书刊报目录后记附图:一、第一套人民币图录二、第二套人民币图录三、第三套人民币图录四、第四套人民币图录五、金属流通币图录六、金属流通纪念币图录七、江西临时流通券图录八、复员、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图录九、1961年期票图录十、1965年军用代金券图录十一、1985年本票图录十二、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图录十三、中国银行港币票券图录十四、中国银行澳门币票券图录十五、人民币水印欣赏十六 第一张人民币票券欣赏作者:张新知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10-01译者:ISBN:750054181 开本: 装帧: 原价: 88 元商品图片 (请将鼠标移到图片上看提示是否可放大)买家留言列表 

    离线 宝泉隆庆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9
    最后登录
    2024-06-21
    1楼 发表于2007-07-03 05:50:00

    能否再优惠一点,想要一本自己看![s:02]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2楼 发表于2007-07-03 15:10:00

    [s:01][s:01][s:01]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3楼 发表于2007-07-04 13:34:00

    [s:01][s:01]

    离线 宝泉隆庆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5-29
    最后登录
    2024-06-21
    4楼 发表于2007-07-05 06:41:00

    要一本,请确认,多谢![s:02]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5楼 发表于2007-07-05 08:24:00

    确认,汇完款告诉我就可以了,谢谢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6楼 发表于2007-07-06 19:39:00

    继续!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7楼 发表于2007-07-07 11:03:00

    继续!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8楼 发表于2007-07-08 20:38:00

    继续!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11
    最后登录
    2022-06-12
    9楼 发表于2007-07-10 21:39:00

    [s:01][s:01]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