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8
主题
535
帖子
651
积分
第29楼 好!好!好!好!好!!!!!!!!!!!!!!!!
2456
18048
2.3万
请版主固顶!
109
710
928
谢铁老师!!!
2148
13105
1.7万
钱先生的处地和经历决定了其对“清母”的完整认识。这是我们后学无可论比的。然现己是信息社会,‘捡漏’谈何容易?我倒认为“捡漏”不如“硬拼”,“硬拼”今日贵了明日就便宜了,亏的只是时间。而现在再去“捡漏”十有八、九只会“吃药”,事实呢?币市之中一见“划几刀”或“肉略鼓”的清钱称“祖”言“母”之人大有人在,当然,希望自已能“捡漏”、捡到“漏”是人之常情。而“捡漏”之后的得失,凭心而论,币界之大,我相信人人都有“经历”和“体会”吧?……。
329
3692
4371
钱体甚厚,达5MM,重63克。加工痕迹熟练而粗犷,耐人寻味。(点击放大可以领略其加工手法)
2337
6127
1.1万
太美了~
634
25075
2.6万
养眼!!!
干净,利落。请教“元”字怎么会事?
我也很奇怪,因为“元”字不仅断笔,而且字的左下半边即第二横起笔和撇划塌陷,明显变粗,象是经过捶击变形,但看大图可以发现表面铸造痕迹宛然,没有硬伤,莫非真有“蜡样”在翻铸母钱之前被捏扁所致?
185
2083
2453
“蜡样”在翻铸母钱, 请问铁前辈,是所谓的“失蜡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