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88
主题
1781
帖子
2157
积分
此钱非铸造,是雕刻的。若到代,必为雕母。但是雕母是为了生产行用钱而做。若是雕母为银,那么钱局的工匠需要多少银子,恐怕难以控制吧。所以银制雕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必不可行。我仔细对了钱谱。此种版式与谱中均有异。请注意顺和通字。况雕母若是这种德行,出来的钱应是惨不忍睹了。此钱没有使用的痕迹,宝浆还不如民国的银元。所以我认为此钱的年代不过民国。不为雕母,亦不为样也。
162
971
1295
火气太重,包浆太嫩近年所铸新品,已见过数品。
76
302
454
银的不能代表真的。
362
3005
3735
终结者兄所言极是。。
107
499
716
此幣真假我自知。此錢出自福建農村拆房時﹐得自梁上﹐似未流通。很開門。剛得此幣時包漿全在﹐拓片做多了幾個包漿就少了。剛好順治泉友將來多倫多﹐界時看看實物即知。圖上看錢實在不易﹐尤其是我們這些沒機會常接觸新東西的海外泉友﹐眼力自不如內地泉友。要多學習。順便說一下﹐此幣經仔細查看﹐應為鑄的﹐可能銀的流動性好些﹐難看出鑄痕。[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7 12:07:54编辑过]
1454
14186
1.7万
老哥,你太谦虚了
171
3989
4352
老钱先生真是客气了,我准备夏天前往拜望,届时我会提前与您联系。
102
2296
2500
真是學而然後知不足啊! 謝謝各位。
3081
20110
2.6万
什么性质呢?
213
1937
2366
银的氧化跟环境关系极大,不能简单与大头做比较,我见过的宋代银铤,用牙签剔除底部气孔中的干黄土,常见银光如新者,这当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