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大家赐教!关于“合背錢二面的文字真的要完全一樣才是真品嗎?”这个问题我其实与大家并无分歧。唐代以前的两面文字相同而书法版别不同的钱币,如货泉、大泉五十及六朝钱,真钱我见过很多,唐代以后的一些超薄、超厚、超大、超小以及后铸的两面文字相同的钱币也存在着书法版别不同的的现象。如今这些钱币都被大家称为合背钱,但我个人以为严格意义上的合背钱应是错铸产生的流通货币,错铸则是误将两背范合范铸成,因错铸概率小而导致存世数量稀少。既是错铸,两背范合范必是发生同一批钱币和同一个版别当中,不可能两面文字相同而书法版别不同(宋钱中同一版别的对钱例外,也可能发生误将两背范合范的情况),除非不是错铸而是当时有意铸成两面相同的文字。货泉、大泉五十及六朝钱中两面文字相同者而书法版别不同的品种存世数量较多,绝非珍稀之品,我认为是当时人为铸造,并非错铸;唐代以后的一些超薄、超厚、超大、超小以及后铸的两面文字相同的钱币多属民间铸造或私铸,它们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合背钱。唐代以后正规官铸的两面文字相同而书法版别不同的钱币,我至今尚未见过开门真品,大家如有图片,欢迎发上来共同探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