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704 | 回复 2

    [讨论] 鉴别要抓重点,看完这篇你才能“吃透”和田玉的皮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中厡钱币
    四级发帖
    好评
    7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09-23
    最后登录
    2025-11-11
    楼主 发表于2017-10-23 22:36:35

     玩和田玉的朋友有很多一部分是非常专注于和田玉的皮色,和田玉从矿体剥离之后,经过了长久复杂的地质作用,所以表面会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就包括了和田玉皮色的厚度、结构以及时常被玉友们挂在嘴边的凹坑以及汗毛孔。这些特征都是子料天然皮色所独有的,熟悉掌握这些特征,对于鉴别和田玉很有帮助。跟小编一次“吃透”和田玉皮色。

      ●认识子料的天然皮色

      子料皮色的分布与各类次生、原生裂隙、层理冰川痕迹之类的结构薄弱处以及内部结构的致密程度息息相关。皮色经常会有多种颜色相互叠加以及相互渗入演变的情况,当多种颜色叠加时,通常黑色会分布于底部并且厚度很大,而红色、黄色、褐色等颜色的覆盖层通常较薄,大部分可以认为小于一毫米。厚度呢其实取决于结构的致密度、表面的粗糙度和各类表面缺陷的种类而异。有的时候色皮下存在一个颜色渐变的过渡层,过渡层的厚度就直接跟内部结构有关。

       此外,皮色颜色分布有一个规律:沿着裂隙分布的颜色是以裂隙为中心,如果离裂隙越远,颜色的厚度就会越小。

      ●凹坑和汗毛孔有哪些特征,如何准确的辨认?

       无论多细腻的籽料,它的表面都会有很多细密的小孔,这种小孔跟人体身上的汗毛孔非常类似,这种表面特征是在自然风化下形成的,人工伪造很难达到这种效果,通常观察和田玉的汗毛孔都会借助十倍放大镜,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和田玉的保护层。

      凹坑大多数是各类不规则的形状,千奇百怪,只有少数呈圆形。子料上面能见多个凹坑,大多数情况下凹坑不会单个存在。在子料裂隙周围,偶尔可见凹坑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很多可以明显观察到的汗毛孔,其实不是汗毛孔,而是细小的凹坑,而汗毛孔的形态更趋向于长方形或圆形。而理论上透闪石晶体颗粒脱落所形成的针尖和纤维状汗毛孔是肉眼不可见的。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子料表面粗糙度越大的地方,凹坑和汗毛孔就越多越深,并且颜色越深伴随的次生矿物种类越多;而越光滑粗糙度越小的地方,凹坑汗毛孔都会很浅很少,导致无色或者颜色浅以及次生矿物种类也很少。粗糙度是各类凹坑、凸起、裂隙和汗毛孔的晴雨表,在鉴别子料真伪、皮色真假时,粗糙度比表面磨圆度更为重要。粗糙度直接与凹坑、汗毛孔的大小、深浅、内壁及底部形态、凸起的高度、宽度等诸多表面起伏特征综合而成。

       ●凹坑与汗毛孔的成因

       凹坑、汗毛孔的成因:子料表面的各类凹坑、汗毛孔、凸起的形成是自和田玉从原生矿体剥离后所发生的所有地质作用对表面的碰撞、冲击、冲刷、磨刷、剥蚀、腐蚀等过程的综合结果。结构疏松区被优先剥蚀、腐蚀,形成较粗糙的凹坑和汗毛孔,结构超致密的区域较难被剥蚀和腐蚀,形成凸起。

       搞懂凹坑、凸起、汗毛孔、粗糙度对于鉴别和田玉至关重要,这些特征相对复杂且变化较多,目前的人工仿造技术还很难接近,抛开鉴别不谈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玩玉也会有质的飞跃。

    在线 撒维傲拉
    九级发帖
    好评
    8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8-20
    最后登录
    2025-11-14
    1楼 发表于2017-10-25 17:26:50

    欣赏

    离线 古玉堂店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10-19
    最后登录
    2019-08-03
    2楼 发表于2017-10-26 08:40:07

    欣赏

    身份已验证:赵征浩 湖南益阳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