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重宝当十变化万千寻找了很久,终于购买到两枚咸丰重宝宝巩当十大型版别,据书载此类大型直径达到36毫米的属于稀少钱币,直径达到38毫米的属于珍稀钱币,难怪华谱标价如此之高,竟然到了200元~600元的高价,比起其它大钱价格有过之而无不及。实际上,笔者早就开始留意咸丰当十的版别差异了,只是过多地注意了普通版别的收集,原则定于低价位,结果丧失了许多很好的机会,比如宝苏局揩书、否宝、出头宝,宝武局背月、否宝,宝川小字,宝晋缶宝,宝东小样,宝直白铜、大样,宝福计重,宝陕陕十手,宝巩大型、缶宝、仿宋体等等,虽然其中本来就是珍稀品种,但是也不乏普通中的稀少品,一般价格不能高出许多,或者即使高出较多也属于正常吧?一般咸丰当十宝巩局直径约33毫米,无论尔宝、缶宝均此,唯此大型者直径达到36毫米,据笔者推测应当是咸丰铸钱前期铸品,换句话说就是初铸而旋即改换模具之作,因为当时内外交困,铜源匮乏,小型钱币一出不仅可以节省铜材,而且轻便易携带受到百姓欢迎,一举两得,却只留下大型宝巩当十的稀少与珍贵。一般地说,因为咸丰重宝当十钱币铸造数量较大,又最早投入市场流通,而各个钱局在鼓铸当十钱币时,都会经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化,无论从开始的标准与精美向薄小与粗糙转变,还是在文字字体、格局构成、满文差异、材质工艺等,都出现了升降起伏的诸多演变,所以形成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或眼花缭乱的版别。究竟宝武当十背月从何而来?是铸局的记号还是时期的记录,笔者不得而知,但是仅从当五十也存在背月情况分析,背月版应属于铸钱炉的特有记号,只是在鼓铸当五十时已削减铸量罢了。宝直局的白铜材质版别,恐怕也属于铸炉调材出现的差异,尽管当时并无察觉,后来却被爱好者分出悬殊来。曾与一泉友征集宝川小字当十,他介绍说这种小字美品是几十枚中难得一见的好版,大头川处处可见,小字川却是相对少得多了,这恐怕是泉友并未察觉的事实。笔者曾文宝东咸丰,谓只有当十且铸造粗糙,小样相对少得多,美品尤其少。宝苏是笔者近年的喜好,揩书、缶宝均在寻觅之中,辨别一下勾咸、撇咸是个开始,深入下去恐怕还真的另辟蹊径吧?咸丰重宝当十已经厚厚的一大本了,但是据笔者估计这仅仅是个开始,还不及咸丰当十版别的十分之一吧?不过没关系的,这些就是笔者的追求----普通钱币的种种版别!这是收藏的基础,这是收藏的起点,从这里盖起的高楼大厦必定根基牢固,从这里出发经过的万水千山必定风光无限!说是笔者为得到的咸丰重宝宝巩当十大型版别而作没错,而更重要的是那位买给我的泉友,硬是高价不降的态度足以证明:这种大型美品恐怕在出处也已稀见,价格早就居高不下了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