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41
主题
313
帖子
395
积分
第一横较第二横短小细,位于第二横正上中间。整体看像二字。请教有这个版么?
身份已验证:罗俊杰 长沙芙蓉区
29
1259
1317
背月
2017-04-28 转正
123
2295
2556
乾元历史上存在记值“二”的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在穿的那边
乾宝堂: 乾元历史上存在记值“二”的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在穿的那边
谢谢指点,发现时也是奇怪,刮了不少时间确定第一横那不是包浆,现考虑是不是流铜。
四水夕木: 谢谢指点,发现时也是奇怪,刮了不少时间确定第一横那不是包浆,现考虑是不是流铜。
看位置我倾向是加在范上的饰纹,性质和蕾拉兄发的那个穿上大直纹同,只不过他的大您的小
40
800
880
在小平上作记值“二”,的确令人费解。这若不是设计版?这“二”是否系铸造钱监临时作的记号?抑或铸工戏铸?见过很多背下的“月”,但“月”似乎都是一字形的多。在下觉得这是个数字一而不是月?
据华光普93年拓谱对背二简述, 背二孤品早年为四川藏家黄若之先生所藏, 后几度易主终归湖南藏家辛子先生。 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第七期曾有所介绍。 华光谱拓片是否出此钱? 有关食货志是否有此钱试铸行用蛛丝马迹?
乾宝堂: 看位置我倾向是加在范上的饰纹,性质和蕾拉兄发的那个穿上大直纹同,只不过他的大您的小
有可能,感觉两横的风格不一致,第一横短且浅,不像乾元其他背纹风格。但确实又很规范,比起流通人工痕迹更重。第二横粗大,更凸起,和一般背月纹一致。有点怪就是了。看以后会有类似的出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