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不要被铸造级和工作母的概念蒙住,这种说法,把很多同版中精美的初铸钱也当母钱了。您这枚,看字口工艺,也是子币,翻铸痕迹明显,这种是修的阴文钱模,在钱模上做了手脚翻出来的,字口保留了修模的痕迹。
那枚至和,在普通翻砂铸币中,连初铸也算不上,很普通,更不能套上母。
母钱?和铸币肯定有明显的差异,就是祖钱翻出来的,都要精修。从钱文书法书体来说,铸币都走了神,丧失了书体的神韵。而母钱的书体,完全有那种神韵,每一笔,都有书体的神韵,起笔落笔,和书法家手写的没有明显区别,首先从书法字体上来说,都是完全到位的艺术品了,和铸币比较,明显不同。从字口等工艺反应来说,母钱和铸币,肯定是不同的。
您1楼这枚,是阴模动刀,使铸币精美。
我们收藏,首先要能识别新老到代与否,然后再看名称贵贱。对于宋母,虽无定论,但对于北宋钱中那种翻砂铸造的,不是类范铸的(例如崇宁大观折十),如果遇见明显不同翻砂子币,字口无翻砂痕迹,明显后修,干净垂直,明显不同翻砂铸币;文字书体神韵也完全具足,和毛笔手写的无异,一眼看去就像是标准的书法字体样本一样。这样的北宋钱,至于是不是母,反正和铸币不一样,注意前提:同种钱是翻砂的,不是类范铸,彼此工艺差别明显。这样的北宋钱,非常罕见,基本上是看不见的,运几十车北宋钱,都找不到一枚这种的,很多泉商几十年过手不计其数的宋钱,都没有发现过这种,如果能拿出一枚,一眼就能看出差异,这样的北宋钱,不说是母钱与否,总之非常罕见,就品相而言,作为藏品是到位了,首先可以收藏,至于性质,留待以后有统一正确的定论时再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