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633
主题
6692
帖子
7958
积分
别置气了两位,国学的博大在于继承和区别,怪只怪这两千多年,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舍弃的东西太多了,回过头来再去研判,毕竟历史是无情的,留给我们的也只是凤毛麟角的只言片语了,再去捡起来为时已晚,悔恨莫及,以今人之架构思维,很多两千多年前的事物无法去理解,甚至曲解,并且以讹传讹,缪之千里,那么,不管两位的立场和出发点在那,唯一的初衷还是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但,大胆和敬畏是两回事,真正触碰到点上,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敬畏了,唯有弘扬国学,继续深挖,我想,古人的智慧会更加的光彩夺目,璀璨耀眼!!
身份证已确认:陈长安 安徽省淮南市
372
4411
5188
一头雾水,建议知道的老师就照直说吧!
1904
58236
6.2万
欣赏
商城店铺:http://shop.chcoin.com/129707
718
5838
7286
hearts: 有一处没提到的,是我疏忽了,抱歉。大写的“玖”,从玉从欠,玉和王古字写法极像,区别只是王字中横靠上,后来因二字容易相讹,所以在“玉”字上面做了区分标记,直到隶变为今天的“玉”。“欠”,唐兰先生(不知道唐兰的话请百度)的解释非常清楚,为张口人形,本意为呼气,上字这些特征完全没有。 站在小学的角度,你的观点是从现代简体字角度入手的,这里不是讨论的问题了,说句难听点的话希望别介意,这是和文字学完全不...
老师你说了这么多话也没说这两个字释读成什么合适。老师你说的这些估计一般人是听不懂的,我只是想询问这两个字老师你是否同意黄老师的释读?还是你有自己的释读见解?还是直接说吧,这样我们这些门外汉也容易理解些。
声韵学我没学过,以后有机会一定学习。 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文字主要是书法的书写方法问题,中国文字的演变我还是看了一些,从甲骨文到小篆九叠篆,“垂”字的篆法没有一种是像这个龟币上这样书写的。 这也是我觉得第一个字释读为“垂”未免牵强的原因。
说话不痛快啊, 也就是说老师你是同意黄老师的释读吧?
hearts: 原来你没有完整地看过黄锡全的《“白金三品”篆文及有关问题略议》?我觉得你要是看过这篇文章且有一点点文字学基础的话就不会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文章中传钞古文、文献辨析及音韵的证据可相互印证。而且我已经将黄锡全的论证过程用尽量易懂的语言给你重新描述了一遍,再不懂我也没办法。
说话不痛快啊,就是说你同意黄老师的释读吧?
130
4228
4488
好品相
园地本就是个兼容并包的地方,玩儿的好的 玩儿的不好的 水平高的 水平不高的都可以发贴,像我就是一个初学者,水平有限,发这个贴的目的就是问问看有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字怎么读。因为,黄老师的释读虽然是业界公认的,但本人查遍了“垂”字的写法实例,从甲骨文到大篆小篆,还没有发现一个与这龟币腹部写法一样的例子。 学究老师你不必也再回复,因为你水平太高,这样的小儿科贴子也没必要去研究文字音韵等等学术性质的东西,没那个必要。 我就是问问这两个字应该是哪两个字。知道的就回复一下,不知道的就看看算了。
21
1059
1101
白金三品,只听过没见过,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