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6339 | 回复 17

    关于会昌开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学徒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2-19
    最后登录
    2022-05-03
    楼主 发表于2007-03-21 00:02:00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六朝以来昌盛不绝。对统治者来讲,提倡佛教可以麻痹人民的反抗精神,但大量平民出家后,势必要减少政府的赋税收入。所以历史上常有裁并寺院、沙汰僧尼之举。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并全天下佛寺,宰相李德裕请以费寺院铜材就地铸钱。淮南节度使李绅于钱背加铸“昌”字进呈,以记年号。朝廷下令各地所铸均于钱背增添地名。统称会昌开元。背文记有“昌、京(长安)、洛(洛阳)、益(成都)、荆(江陵)、襄(襄阳)、蓝(蓝田)、越(绍兴).、宣(宣城)、洪(南昌)潭|.(湘潭).兖(兖州).润(镇江).鄂(武汉).平(昌黎).兴(兴平).梁(汉中).广(广州)梓.(三台).福(福州)桂(.桂林).丹(晋城).永(零陵)等23种,“永”字铸量最少,次为“丹福平桂”等。会昌开元中还有一些特殊版别,也相当罕见。如“京”字反书,称反京,“福”字在背穿右的称右福,背穿右蓝、穿上下各有云文的称蓝三云。背穿右蓝、穿左大王、穿上下太平的称蓝大王。又有双重背文的如“京”字称双京,两个“蓝”称双蓝,等也属珍稀品。

    离线 大尾巴熊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1-31
    最后登录
    2025-02-20
    1楼 发表于2007-03-21 00:11:00

    平,是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古代称襄平,自古以来都是北方地区军事重镇,经济和文化中心,秦代称为辽阳郡,战国时的襄平布即是指此地,以上所有言论真实可信,并有考证和出土文物证实,我的话讲完了,谢谢!

    离线 eeeflp
    实名认证
    好评
    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8-04
    最后登录
    2024-10-30
    2楼 发表于2007-03-21 01:29:00

    学习!

    离线 华实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8-01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07-03-21 03:16:00

    学习!

    离线 小城人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1-04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07-03-21 07:47:00

    会昌开元 会昌开元钱系开元通宝钱的一种,它是开元通宝钱中,背铸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因铸于会昌年间,惯称会昌开元。目前,钱币学家和爱好者对此种钱有两种看法,即:把开元通宝钱背有“昌”和“京”、“洛”等20余种文字及同时具有这种风格的开元通宝钱统称为“会昌开元”,这是广义的说法.另外,有些人认为:开元通宝钱背后铸有“昌”、“京”、“蓝”及诸道观察使以驻地所在州名或旧州名首字者为会昌开元钱,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会昌开元钱背文字的含义以《新唐书·食货志》载:“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起因    大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铸钱量远远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需要,造成钱重物轻的钱荒问题。造成这种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铸钱太少。二是,私家囤积和佛寺用铜造像。唐代铜产量,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宪宗元和初年(806年),“岁采银万二千两,铜二十六万六千斤,铁二百七万斤,锡五万斤,铅无常数”。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天下岁率银二万五千两,铜六十五万五千斤,铅十一万四千斤,锡万七千斤,铁五十三万二千斤”。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王朝在铸铜钱方面缺乏铜源,故铸钱生产一直受到严重的影响。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天宝年间(742—756年)全国钱监及钱炉岁铸32.7万贯,这是唐朝铸钱的最高记载。元和三年(808年)岁铸钱13.5万贯,太和八年(834年)岁铸10万贯钱。唐朝铸钱数量偏少,且呈下降趋势,这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正呈相反态势,构成了钱币紧缺的重要原因。由于铜料缺乏,官铸钱数量锐减,使问题愈来愈严重,再加上官吏、富豪囤积和佛寺用铜造像,使钱币流通量愈加减少,为摆脱钱重物轻的钱荒问题,在宪宗元和十二年(819年)就下诏禁止积钱,富家积钱五千贯处死,王公大臣积钱受重罚,钱没入官。到文宗太和四年(830年)又禁积钱,允许富家积七千贯,余钱送市上流通。河南府、扬州府、江陵府三大都会,也照京师例禁积钱,结果还是行不通。 铜的匮乏导致了铜价的上涨,毁铜钱改铸佛像和其他物品更加剧了钱荒。《旧唐书·食货志》载:“贞元九年(793年)正月,张滂奏:诸州府公私诸色铸造铜器杂物等。伏以国家钱少,损失多门。兴贩之徒潜将销钱,钱一千为铜六斤,造写器物,则斤直六百余。有利既厚,销铸遂多,江淮之间,钱实减耗”。开成三年(838年)时,“江淮以南,铅器成肆,市井逐利者,销钱一缗,可为数器,售利三四倍”。 公元841年,武宗继位,年号会昌。钱荒问题仍需解决。五年(851年)省并天下佛寺,用寺院中之铜器铸钱,用以缓解钱荒。《旧唐书·武宗纪》载:五年“秋七月庚子,敕并省天下佛寺。中书奏:天下废寺铜像、钟、磬委盐铁使铸钱,……敕出后一月纳官,如违,委盐铁使依禁铜法处分”。同年八月诏书,“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由以上数字可以推知,从废寺中回收铜料数量是很多的。《新唐书·食货志》载:“及武宗 废浮屠法,永平监官李郁请以铜像、钟、磬、炉、铎皆归巡院,州县铜益多矣。盐铁使以工有常力,不足以加铸,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交易禁用旧钱。会昌六年二月,缘诸道鼓铸佛像、钟、磬等新钱,已有次第,须令旧钱流布,绢帛销增。文武百僚俸料,宜起三月一日,并给见(现)钱。其一半先给虚估匹段,对估价支给。敕:“比缘钱重币轻,生人坐困,今加鼓铸,必在流行,通变救时,莫切于此。宜申先甲之令(指元和十二年敕令),以诫居货之徒。京城及诸道,起今年十月以后,公私行用,并取新钱,其旧钱权停三数年”。此敕令中“旧钱权停三数年”并未真正执行,究其原因是准备在十月以后停用旧钱,可是,在三月二十三日武宗病故,宣宗柩前即位。宣宗即位伊始,五月上京(长安)左右街坊功德使奏改寺名,增寺院八所,改变了武宗并省寺院的政策,这一增设寺院的政策,仅是在上京执行。公元847年,宣宗登基,改元“大中”。大中元年(847年)闰三月,敕会昌季年并省寺院,……有宿旧,名僧复能修创,一任住持,所司不得禁止。这一敕令是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有人说“会昌开元钱的铸造前后总共不超过十个月”.按照会昌五年七月始铸会昌开元钱,到宣宗即帝位后,大中元年闰三月,全面否定会昌年间并省佛寺的措施,敕令修创全国寺院,其会昌开元钱的铸造应不少于21个月。会昌开元钱在宣宗即皇帝位后,“新钱以字可辩,复铸为像”。可是,唐王朝的钱荒问题,虽经宪宗、文宗乃至武宗铸“州钱”,都是试图解决这些矛盾,但都没有成功,钱重物轻的紧张状态,一直继续到唐亡。 会昌开元钱在宣宗时遭禁,“新钱以字可辨,复铸为像”的情况是不彻底的。从各地出土钱币窖藏或墓葬中可反映出一些情况。 唐代有一种地方行政机关叫方镇,又称“道”。至唐后期,全国已被划分为四十余道。按贞观时划分的十道和《新唐书·地理志·方镇表》,《元和郡县图志》、《二十五史补编·唐方镇年表并考证》整理一下:1、关内道:京兆府(京兆尹驻地)铸背“京”、“蓝”字钱,丹州(丹州防御使驻地)铸背丹字钱。2、河南道:河南府(河南尹驻地旧称洛州),铸背洛字钱,兖州(沂海节度使驻地),铸背“兖”字钱。3、河东道:无。4、河北道:平州(卢龙节度使驻地)铸背“平”字钱。5、山南道:江陵府(江陵尹驻地,旧称荆州)、襄州(襄阳节度使驻地)、兴元府(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驻地,旧称梁州)、兴州(兴州团练使驻地)。分别铸背“荆 ”、“襄”、“梁”、“兴”字钱。6、淮南道:扬州(淮南节度使驻地),铸背“昌”字钱。7、江南道:润州(浙西观察使驻地)、鄂州(鄂岳观察使驻地)、洪州(江西观察使驻地)、潭州(湖南观察使驻地)、福州(福建观察使驻地)、宣州(宣歙观察使驻地)、越州(浙东观察使驻地),分别铸背“润”、“鄂”、“洪”、“潭”、“福”、“宣”、“越”字钱。8、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尹、西川节度使驻地,旧称益州)、梓州(东川节度使驻地)分别铸背“益”、“梓”字钱。9、岭南道:广州(岭南节度使驻地)、桂州(桂管经略使驻地)分别铸背“广”、“桂”字钱。10、陇右道:无。从已知会昌背文钱中,可以归纳出一个规律,那些钱背的字(京、昌、蓝除外)都是以府尹、节度使、观察使或经略使等驻地所在州或旧州名首字铸造的,这与史载:“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的记载是一致的。“州名铸钱”说,起于《新唐书·食货志》,《新唐书》编写工作,大约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开始,皇佑六年(1054年)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后,在他主持下续写本纪,改定了志,到嘉佑五年(1060年)完成编撰工作。欧阳修改定“志”这部分时,他可能看到淮南节度使李绅的奏折,总结性的提出了“州名铸钱”说,淮南节度使所在驻地扬州,并没有铸“扬”字钱,而是铸造了以会昌年号为代表的“昌”字钱,这有可能是皇帝的特许。

    离线 大尾巴熊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1-31
    最后登录
    2025-02-20
    5楼 发表于2007-03-22 07:59:00

        唐朝收复辽东,于666年设安东都护府,以管理辽东.下设9个都督府,43个州.其中辽城州都督府就是今天的辽阳.676年,安东都护府迁至辽东故城(今辽阳).当时辽阳已是东北地区经济贸易、交通运输的中心枢纽。中原内地往来客商众多,显示社会一派繁荣。也促进了辽阳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进程。在这个时候,唐代特有的货币文化也就源源不断的传入了辽阳地区。为辽阳的货币文化史上,又增添了新的一页。618年,唐高祖李渊废除隋帝,下旨:“废五铢,行新钱。”据〈旧唐书.高祖记〉:“武德四年秋七月丁卯,废五铢,行开元通宝钱。”它结束了自战国秦以来,行用“半两”等记重为钱文的历史,并以“开通”两字和“元宝”两字合作钱文出现在钱币上,这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个新生事物。“开元通宝”小平钱,多系青铜材质,略有水银色。早期轮郭精细文字精美。相传系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秉皇帝旨意,为此钱拟定钱文的。唐武宗会昌五年(848),淮南节度使李绅奏请“以州各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新唐书.食货志(四)随各地开始在钱币背面穿口上下左右加铸自己州或地名的单字,在钱币界称之为“会昌开元”。此钱背文铸地名数量说法不等,据孙仲汇〈古钱〉一文:“至今发现背文有昌、京、洛、益等23种统称为会昌开元。”但又有人谓26种,其说法不一。其中“会昌开元”背面穿口上下铸“平”字的,就是辽阳铸造的。此钱在辽阳市小屯罗祖洞村曾出土过,背面穿上铸有“平”字的开元通宝小平钱。面文对读,乃为隶书体。另据我市钱币界也有人收藏过背面穿下铸有“平”字的“会昌开元钱”    关于会昌开元“平”字的属地,从古至今以来,说法不一。丁福保说是燕山,查燕山也就是今河北省玉田县一带。这种地理区域的泛指,它包括走向的范围面积(指燕山)很大,实在令人费解。另有谓“平”字即福州。查会昌年间,福州仅称过闽州及长乐郡,而从未称过“平”州。何况福州在当时已列入“会昌开元”地名之中。据〈泉志久谱〉曰:“福州以福字,在穿上。”另据现泉界周定国先生发表的文章中云:平州是指在“河北省卢龙县”境内之说。以上种种提法,是对,是错,的确值得认真对待与探讨。   据〈新唐书.地理志〉第二十七卷载,“唐改郡为州”,“太宗十三年(639)定簿九州府三百五十八”。指的是唐代统治直辖的州府。669年,唐政权在东北辽东地区,取消了辽阳在此以前的“平州”、辽东郡之称,设辽阳为辽城州都督府。以后安东都护府又迁移辽阳,统管下设的9个都督府,43个州,成为了东北地区最高统治首脑的指挥中心。所辖范围很广,管理区域北至黑龙江流域的伯力,东南至朝鲜半岛与新罗相接,西至辽水张广才岭,东临日本海。可见当时辽阳在唐朝时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州府。而作为州府一级政区的辽阳,在执行唐政权下令铸钱,所加本郡州号名,二铸以纪地为背文的“会昌开元”钱币,应该说是合乎情理、法制的,也是理所应当、在所其位的。另外,州名虽然可做地名,而地名并是局限与州名,因为它包括州名的前身与当时行政实体名称沿革变化的泛指。如会昌年间福州称为闽州及长乐郡,而铸钱背穿上仍用前名“福”字来代表闽州。唐改郡为州之前,辽阳曾三次称过“平州”,所以“平州”之称应为辽阳当时一直习惯沿用的叫法。而当时辽阳虽已改为府,但仍沿用以前州名铸钱也是自然而顺理成章的。    另外,有些发表的钱币资料在引用过程中,曾有许多均提及到会昌开元属地“平“字为辽阳之说。由此可见,以上关于“平”字属为辽阳之说还是有道理的。    “会昌开元”铸行的时间很短,应不会有很多钱币遗留下来,但目前也尚发现有不少制作质量不好的钱币,如背错范,背面文倒置,面文文字轮郭不深峻、钱体有砂眼、流铜及铜色发黑等。这一类钱币应属晚唐后期的私铸钱币之范畴。由于当时经济状况日趋渐下财政支出不景气,致使通货不足。私铸之风在地方民间兴起,政府对私铸也先禁后放、导致私铸成灾,粗制滥造,这类钱币在钱币结称之为“恶钱”。上述钱币应该归于此类。

    离线 学徒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2-19
    最后登录
    2022-05-03
    6楼 发表于2007-03-29 18:39:00

    谢谢赐教!!!

    离线 学徒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2-19
    最后登录
    2022-05-03
    7楼 发表于2007-03-29 18:41:00

    学习

    离线 泉竹
    实名认证
    好评
    2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0-20
    最后登录
    2025-10-02
    8楼 发表于2007-03-29 19:23:00

    学习

    身份已验证:房奎竹  山东青岛

    离线 老新泉
    二级发帖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3-03
    最后登录
    2023-08-19
    9楼 发表于2007-03-30 01:56:00

    那么请教一下,最近出现的会昌背"晋"是怎么回事?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