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970 | 回复 8

    [讨论] 我收藏了几枚书家书写钱文的古钱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痴泉汉子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8-22
    最后登录
    2024-11-25
    楼主 发表于2016-09-09 09:33:55

    我收藏了几枚书家书写钱文的古钱币


     

    我国的古钱币铸造,始于周代,发展于春秋战国,统一于秦始皇,终于清代末年。古钱币,既作为当时特定的等价商品,也是高雅的艺术珍品。因历代帝王对钱币的铸造非常重视,不但制作工艺力求精良,尤其在钱币的字体上更是讲究。许多著名书法家包括帝王书法家,为当时铸造钱币亲笔题书钱文。我收藏了几枚古代著名书法家、皇帝亲笔题写钱文的钱币:秦“半两”、货布、开元通宝、淳化通宝、元丰通宝、大观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至道元宝等,这些钱币背后潜藏着什么故事呢?                                             


    秦“半两”钱文是李斯书写
    [font][color][size]
       


    秦 “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宰相李斯所题写:笔画均匀的曲线长形,书体体态修长,体现一种独特的结构美;其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转折、顿挫,体现了线条的韵律。一扫书法上的繁复冗赘之气,笔法古朴端庄,工整秀丽,挺拔自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统一后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标准字样时,“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称也是为了尊崇大篆而卑称其“小”的。紧接着,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新的书体_隶书。从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但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中国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这全是李斯的功劳。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被任为长史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货布钱文系西汉曹喜“悬针篆”书体




    在西汉著名的“王莽改制”中,王莽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革时,废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王莽的十布、货布和货泉的文字都有悬针篆。除布泉外,悬针篆比较突出的是货布和大布黄千两种。这两种钱的悬针篆很具典型性。


    西汉曹喜“悬针篆”书体,堪称古钱“三绝”之一:结体舒展雅致,上密下疏,字型狭长,住笔尖锐,有如钢针倒悬一样。悬针篆是小篆的一种,也叫垂针篆,是篆书的异体,悬针是指“竖画收笔出锋”,锋就像钢针倒悬一样。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说:“悬针,小篆体也,字必垂画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宋朱长文《墨池篇》说:“悬针之书,亦出曹喜。”宋僧梦英《十八体书》说:“悬针、垂露曹喜所作。悬针篆,抽其势,有若针之悬锋芒。”


    《史记》记载曹喜的父亲曹宗在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中,因参与卫太子起兵一事连坐而死,《汉书》记载曹宗的罪名为“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曹宗入财死罪,处以完刑,为城旦。曹宗子女无遇害记载。


    汉宣帝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迁移丞相、 将军、列、 吏二千石、 资产在百万者到杜陵 。曹喜并无官职,三年后以杜陵公乘身份复家,故应属资产百万者。


    元康四年,曹喜以当时爵位为民爵中的第八级也即民爵中的最高级-----公乘,奉诏复家。


    开元通宝钱文是欧阳询书写


    《旧唐书·食货志上》记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公元557年_641年)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在篆隶之间,其词先上后下,次右左读之(即直读,读作开元通宝)。自上及右回环读之(即旋读,读作开通元宝),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开元通宝的出现,开通宝方孔圆钱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结束。从此,我国的方孔圆钱多以通宝、元宝相称,亦即宝文钱的开始。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


    欧阳询,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淳化元宝”钱文是赵光义书写


    “淳化元宝”是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39年_公元997年)在位时所铸的第二版货币。此钱一套三枚,钱文是太宗皇帝用楷、行、草三体亲笔书写,楷书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连,草书奔放流畅。“淳化元宝”创下中国钱币史上两个第一:即第一个“御书钱”和第一个“对文钱”(注:“御书钱”即皇帝亲自书写的钱文;“对文钱”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文的书法则不同)。


    宋太宗赵光义,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陋习。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元丰通宝隶书钱文是苏轼书写


    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铸造,有小平,折二钱和铁钱。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三种,互成对钱。版别极其复杂,其中以背月小平钱,小平大字篆书,隶书比较少见,另有铁钱,其中背“陕”者罕见。传说隶书钱文是苏试书写。


    苏轼(公元1037年1月_1101年8月)的书法与其文章一样苍劲豪放,态浓意淡,体势秀伟,骨劲肉丰,东坡泼墨的古币字体冰肌玉骨,钱文阔大气象和磅礴气势。钱文“元”字点笔有如“卷起千堆雪”,其左撇的飘逸之悠和右折的缚肋之笔,那个亦“丰”亦“祐”的钱文用笔雄健,纵放豪逸,“持节云中”,格调高旷,风韵清越。有如“把酒问青天”的苏轼,然后,挥写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的“宝”字,显得肥硕,犹如“堆金积玉”于其中,一种旷达、超脱、洞明世事、悟透物理的处世态度。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大观通宝钱文是宋徽宗赵佶书写




    赵佶(公元1082年_1135年)的书法初学黄庭坚、薛稷和褚遂良,后自成一体,被称为“瘦金体”。 大观通宝 在钱币制作上,在方孔圆钱上安排四个瘦金体文,加上狭缘而不用阔缘,钱文与细廓的线条配合得非常得体,和谐。而这些钱文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点,坚画收笔带钩,撇如匕首,按如切刀,劲健有力,洒脱自如,加上廓深肉细的精湛作工,更显得豪纵俊逸,气度不凡了。特别是“大观通宝”四个字,有简有繁,在圆钱上本不易处理得当,但他能部署、配置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人们常说,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此三难中方印、书匾还比较容易,而在圆钱上铸字则要难得多了。但是宋徽宗赵佶却“因难见巧”,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自创的“瘦金书”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把书法艺术推上了峰巅。


     “北宋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小,任凭顽铁买汪山!”诗中传述的便是北宋徽宗传神的瘦金体。徽宗早年继承帝位,崇尚书法绘画艺术,却不善理国。御书钱钱文精美,铸造技术高超,为历朝之冠。中国历代铸币钱文,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宋代赵佶的“瘦金书”为第一,有“风流夫子书大观,铁划银勾字字端”之誉。


    崇宁重宝是奸相蔡京所书




    崇宁钱是宋徽宗崇宁年间铸行的年号钱,包括“崇宁元宝”、“崇宁通宝”和“崇宁重宝”,传说中“崇宁重宝”是奸相蔡京所书(也有人说徽宗御书)。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他屡罢屡起,被称为“六贼之首”。蔡京搜刮天下,打击异己,陷害忠良,镇压起义农民,恶迹昭著,臭名远扬。蔡京人品坏,但字却写得好,有人评他的字“欹侧姿媚,功力深厚,有严谨宽博豪纵之气”。赵佶爱其书法,就让蔡京书写“崇宁重宝”钱文,可蔡京并不把赵佶放在眼里,故意把“崇”字从山边“山”字头起,一笔插到底,把“宁”字(繁体“宁”字由:宀、心、皿、丁四字上下组成)中心的心去掉。当时就有人议论这是蔡京“有意破宗,无心宁国”。蔡京到底有没有意“破宗”、“乱国”,至今还是个迷。蔡京书写的钱文“崇宁重宝”为夹锡钱(即在铜钱中加有大量铅锡的合金钱)。史料载:“蔡京主行夹锡钱,其法以夹锡钱一折铜钱二。”照此折算,人们手中的财富有一半被抢走了。老百姓不认可,群起而抵制。蔡京恼羞成怒下令对拒用夹锡的人“听人告论,以法惩治”。强行推行夹锡钱的结果是人心浮动,货币购买力下降,最后民众被逼无奈,揭竿而起,爆发了方腊、宋江起义,对北宋政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大中通宝钱文是元末朱元璋书写


    楷书“大中通宝”钱是元末朱元璋为吴王时所铸,钱文端庄。


     明初期货币大中通宝的来历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确切而言,大中通宝是在元末反元斗争中产生的,是反抗元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经济体系严重破坏,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六支反元军事集团先后发行了自己的铜币,如韩林儿的“龙凤通宝”钱,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钱,明玉珍的“天

    统通宝”钱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宝”钱。六支钱币中,唯有“大中通宝”取得成功。战争期间,朱元璋是韩林儿的部下,他采用谋略,一方面协助韩林儿发行“龙凤通宝”,另一方面笼络民心,在战争期间答应老百姓继续使用元代交钞,规定交钞一两值作“龙凤通宝”四十文使用,十两交钞作一贯使用,作为补充。朱元璋还在应天府设置宝源局,开始铸造“大中通宝”,与其它货币一起参与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改元洪武,铸行“洪武通宝”,“大中”钱遂即停造。 “大元通宝”币有穿部,内外部均匀,正面书有“大中通宝”四字,布局疏朗,“通”字为单通。币背上穿铸有一“十”字。除宝源、宝泉两局外,朱元璋还陆续发行带有地名的货币,如鄂、京、浙、广等简称,铸于铜币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种等级的大中铜币系列。 “大中通宝”背十钱价格很平,而部分纪地钱为了昭示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性发行,传世极少。



     

    身份已验证:潘荣  贵州省丹寨县

    在线 tltw
    正式会员
    好评
    18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1-16
    最后登录
    2025-02-06
    1楼 发表于2016-09-09 09:52:19

    不错,好的学习贴!

    离线 常国公
    实名认证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1-15
    最后登录
    2024-12-31
    2楼 发表于2016-09-09 10:47:38

    隶书元丰不可能是苏轼所写,先不说该钱书法艺术欠缺,不可能出自书法大家之手,而且元丰初年苏轼就因党争被收押、贬成黄州团练副史这个小官了。在那时候的政治环境下,苏轼这个被打压的小吏根本不可能为钱币写钱文,东坡元丰应该是以讹传讹。
    大中通宝是朱元璋手术也没有依据,首先朱元璋出生卑微,从小家贫没读书,在起义初年还基本属于文盲,虽然称帝之后发愤图强,但是从他亲自发布的诏书来看,他的文化水平仍属一般,在元末起义时能书写艺术性还不错的钱文,也是不可能的。

    离线 大吉大利
    实名认证
    好评
    1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5-22
    最后登录
    2025-02-03
    3楼 发表于2016-09-09 10:48:25

    学习  都好

    离线 痴泉汉子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5-08-22
    最后登录
    2024-11-25
    4楼 发表于2016-09-11 21:14:56

    整理这些材料是很辛苦的,确很少有人认同,,,,!

    身份已验证:潘荣  贵州省丹寨县

    离线 小王老师
    实名认证
    好评
    8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5-09
    最后登录
    2025-01-18
    5楼 发表于2016-09-11 23:24:02

    不错,望继续写下去

    2016-06-30转正

    离线 heilong789
    二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9-07
    最后登录
    2023-03-22
    6楼 发表于2016-09-17 06:23:40

    非常不错的文章

    离线 齐国古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9-15
    最后登录
    2021-04-13
    7楼 发表于2016-09-17 10:43:02

    欣赏

    身份已验证:张攀 山东苍山

    离线 中正寶泉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3-20
    最后登录
    2023-01-25
    8楼 发表于2016-09-17 10:56:36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