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新锈:
赵赞是中唐人,活跃在唐德宗建中年间,所谓的“连州白铜大钱”有没有可能是某种后期乾元重宝而非开元。乾元一枚作价开元十枚顺其自然,比一枚实物从未发现的“开元大钱”更加合理。
大家对大钱的大的理解有误会。大是大值,而不是大个头。
后面有句“以权轻重”大家要好好的揣摩下。乾元的折十、重轮就是以权轻重,其重量并不是10倍的关系,而是略大。
权就是称,这里的称,是非对等的天平秤,先秦、秦汉采用的是天平式的对等秤,隋唐之后主要采用的杠杆式的非对等称,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杠杆称。
“以权轻重”用现代人民币纸币的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的币值和大小的关系来比喻应该容易理解很多。
上元元年,减重轮钱以一当三十,开元旧钱与乾元十当钱,皆以一当十,碾硙鬻受,得为实钱,虚钱交易皆用十当钱,由是钱有虚实之名。”【新唐书 卷五十四 志第四十四 食货志四】
“代宗即位,乾元重宝钱以一当二,重轮钱以一当三,凡三日而大小钱皆以一当一。”【新唐书 卷五十四 志第四十四 食货志四】
上元元年后,赦令乾元重宝大小钱均当一,之前,赦令开元通宝当十使用。
所见学者的理解,“大小钱皆以一当一”就以为所有的钱都当一文钱使用了,其实不然,这里说的当一,是当一个钱,就是说,不管大小,都是一个钱,都是当10文使用。
从乾元元年758年到建中3年782年隔了24年,所有钱币升值10倍的办法已经没法维持。
而且,建中年间实行二税法,对货币的需求激增,只能重新铸造一种全新的货币来重新推行1:10的关系,开元双月真是这种新型的货币。
双月开元多呈清白色,含锡和铅比例高,也正合“采连州白铜”一说。
唐晚期坑中,乾元、双月、会昌的比例大致相当,说明都不是一地一年几炉铸造的。
64年后的会昌5年,武宗推行的实际就是重新确立新的货币政策,而宣宗废的,并不是废掉背字开元,回收重铸,而是废掉了武宗推行的货币政策。从出.土的会昌开元的量来推断,宣宗时期,仍然在大量会昌开元,那么大的量,决不可能是会昌年间1年能够铸造完成的。
从考古数据来说,有多例考古发掘证实,会昌和双月同时出.土。另有2起窖藏开元里,有双月而无会昌,说明双月比会昌出现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