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2424 | 回复 2

    [求助]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wys657
    普通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2-09
    最后登录
    2022-10-17
    楼主 发表于2003-01-01 08:30:00

    希望高手能帮我看看,谈点您的观点,全文如下:
                          我的铜元收藏

    1993年退休后有机会涉猎古钱,尽管当时也有几枚四川军政府“汉”字五十文、一百文、湖南双旗嘉禾十文、二十文铜元,但都三文不值两武的抛在一边不管它。关注的只是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里的古钱。经过电子游戏机店一两年的收集,后又上北京,跑广州,去长沙,溜达怀化,农村圩场摆地摊,深入村寨跑古钱……凡所见铜元,概不在意。唯对古钱情有独钟。直到2000年四、五月间,一个偶然机会,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中国铜元。
    那天,在怀化一个上午的转悠,地摊上看了上百的古钱,我需求的一个也没有找到。下午,踱进了火车站邮币卡市场,赝币和我不需要的成百上千,我需要的好货,要价太高,大中通宝、洪武通宝、……几十乃至百多两百的我买不起。块把三两元的我又看不上。最后3元钱买了店老板查遍资料也弄不清的“成泰通宝、维新通宝”两枚越南钱及“和同开珍”一枚日本钱。旁边一个60多岁的老头,在我走出商场时跟了出来。说:“我有几枚钱,你要不要看看?价钱好商量。”它把我引到僻静处,解开一个蛇皮袋子,翻出一个塑料袋,倒出一两百枚古钱,然后优哉游哉摸出一小包烟丝,卷着喇叭筒,任我挑选。大多明万历普品,一部分北宋钱,少量五铢、康熙、乾隆、嘉庆钱,且赝币不少没有一枚上档次品。我失望了。
    蛇皮袋里,五花八门的东西还很不少:青铜水牛、奔马、观音菩萨,玉钏、玉佩、玉带钩,题有“蒋中正赠”的佩剑,瓷壶、瓷瓶、小碟……每件开价都是三两百,五六百。我告诉他我只搞钱币,他听我这样一说,也失望地忙着往袋里捡东西,最后,他从挎包里取出几张塑料集币册页,有几枚银元,一个龙洋可惜是假的,其余全是铜元。问问价钱,他狮子大开口,15元一个。如果全拿,每个10元。30几枚铜元,没有一枚是我48、49年经历中使用过或见到过的,特别是有人像的几枚和我有印象的江西辛亥大汉18星,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咬咬牙,“5元一个由我挑,全拿每个2元。”侃了个把钟头,37个铜元我还价100元,他要价由200、180、140元,再也不肯让了。我呢70、80、100再也不肯加了,无法成交。我坐上了还在等人的2路车,准备开路,那几枚令我难忘的铜元影子,在我心里直晃荡。他也把东西搭在背上走着。他经过车边时,我再跟他砍价,最后,120元成交了。
    回到家里,翻检图谱一一对照,不断的震惊使我傻了眼,价值近百万的东西,竟然120元落在我的手里了。不可能!压根儿不可能!老头不是说了“我愿好给你,多几十块钱也不愿卖给那伙〔指开店的一伙〕野卵食的。”虽然怀化钱币摊点柜台里没有几个“半坛醋”,也没有听说怀化有什么行家里手,但,难道钱币商贩就没有一个人对照钱币顺手翻过书?无论从钱币还是装钱币的册页看,都实实在在说明:钱币反复被人取出来,放进去的把玩过。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发现其中任何一枚算得上珍稀品,从而一股脑儿买了去?老头又确实不是玩家,是地道的走乡串寨搞文物收购的农民贩子。当然指望买到好东西,卖出大价钱,东西出手越块越好,可为什么东西在手上滞留很长时间,致使钱币册页翻破了,钱也抚摩光溜了,就一直没能卖出去?怎么没能说出其中任何一枚是稀见品,从而增加讨价还价砝码?
    铜元绝非翻砂品,找不出制假痕迹,铜质精良,图案细腻,包浆深沉久煮不去。部分经制成拓片与籍册图谱作吻合检测无误。部分图文与籍册图谱相符,多数偏大,个别偏小。错版特多。现把集藏中的中高档铜元分类整理如下:
    一、异品铜元
               ——持之尚无据,藏之却有偶

    2002年12月,在因特网上读了《古钱奇遇记》一文,情绪为之一振。“奇遇记”共列举铜元24例,我那次买入的竟然有12枚。看来,尽管现时还无法认定它确是珍品,但并不能排除珍品的可能性。现将《古钱奇遇记》全文转录如下:
    ——辛巳中秋、国庆佳节,在营口古玩摊上得古钱多枚,摊主对此不甚了了,不论泉品、大小,定价一样,方孔钱和铜元开价都不高,低得令人生疑。
    据称:“方孔钱是一次收购的”。得有:“东国通宝”(珍);“通行泉货”(珍);“平靖胜宝”(背御林军);“阜昌元宝”;“重和通宝”;“太和五铢”;“孝建四铢”;“大中通宝”(背桂二);“天启通宝”(背星月)等钱。皆藏家梦寐以求之尤物。
    据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标价(银圆)。“通行泉货”为四百圆;“东国通宝”为三百圆;“阜昌元宝”为八十圆;“大中通宝”(桂二)为四十圆;“平靖胜宝背御林军”为五十圆。华光普《中国古钱目录》标价“通行泉货”为人民币7000元;“重和通宝”为1000元;“平靖胜宝”为1800元;“阜昌元宝”为1500元,现价当高于老谱。
         鉴审:风格、气息、规制符合;锈色、包浆、音检无疑;有铸造特点;不假。品相佳美,专家评审“确真”。(附选拓五帧)。珍泉荟萃,说明收藏者有相当泉识水平和寻觅求索精神。疑是藏家身故,家人不识,贱价流入市尘。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有幸者偶遇。古泉本无主,有缘者得之。可遇而不可求,聚散无常,得失难料。
          得铜元五十多枚,皆罕,品相好,不假。我国铜元肇兴于光绪朝,延续到民国军阀割据,各自为政金融币政紊乱时期。以后发行合金硬辅币。铜元造型良多,为后世留下了历史性的实物资料。
    这批铜元的面值与大小相关动向宏观有三:
          一、币小面值大:(钱径约28mm)例如:①面值十文、民国八年徐世昌便装像币;②面值十文、中华民国共和纪念、袁世凯戎装像币;③当十铜元、洪宪元年、开国纪念币(湖南);④阎督都晋、阎锡山戎装像,山西光复第一周纪念章币;⑤当制钱十文、江西辛亥、大汉铜币、背18星;⑥面值四十文陕甘通用(辅)币;⑦面中华民国、背十文、中心菊花币;⑧四川地方枚当一百文币;⑨背“当圆”二枚。一枚面团龙(湖南)币。⑩十文,双穗民国八年徐世昌便装币。
    二、币大面值小:(钱径约35mm)例如:①面值“一分”,民国十九年,哈尔滨洋船炮舰大铜元;②面值“伍枚”民国八年孙文像大铜元;③民国七年、广东省造“贰仙”大铜元。
    三、面值奇特:例如:①新疆省造“光绪银元”库平七钱二分大铜元;②新省“光绪元宝”市银一分五厘铜元(钱径28mm)。③两湖巡阅使萧耀南五秩纪念“甲子二月十六百”戎装像寿字大铜元(“百”不知何解?)④大日本明治八年“一圆”团龙大铜币(钱径39mm);⑤面“孔”字“城市许用”币(无面值);⑥中华民国卅八年“伍钱”面梅花内“金”字币。
          这批铜元,大小咸备,枚各不同。例举的只是部分典型。清代户部早期的硬币模具、机器、技师来自英国造币公司。各省造币风格不同,雄浑端庄者、质朴典雅者、清秀隽永者并皆有之,有的精红铜质,今犹熠熠生辉。图案大方,造型精美,保存良好,极少磨损,惹人喜爱。所见多是纪念币和稀见特殊品。颇似藏家专题定向收集,多年珍藏之长物。有幸偶得,殊感意外。              —(全文完)—
    我的类似铜元如下:〔序号后“T”指铜元,短划前为《钱币集藏册》编号,短划后编号为铜元所在币册页位〕
    1、T20-58民国十九年哈尔滨军舰壹分红铜币〔以下红铜品不注〕,见元哲《中国铜元目录》P.307(以下均以此书图录为准,只标注页码,不重复书名),钱径:35.2  MM〔图谱径:23  mm 〕,厚:1.7mm,重:12.2克。
    2、T12-98民国共和纪念十文背“阎督都晋”戎装像, P.214,径:28.7MM,厚:1.4  mm,重:6.2克。
    3、T11-99阎督都晋、阎锡山戎装像,背:山西光复第一周纪念径:28.7mm,厚:1.5mm,重:7.2克。
    4、T58-52江西辛亥大汉18星当制钱十文,.P.193,径:28.7mm厚:1.5mm,重:6.8克。〔据相关资料介绍,此币径:28.7  MM,厚:1.5  MM,重:7.1克。〕
    5、T54-06民国七年广东贰仙黄铜元,P.219,径:35.2MM,厚:1.9mm,重:12.5克。中心没有实心小圆点。
    6、T56-100民国三十八年梅花“金”字伍钱金币铜样,P.360,径:28.8MM,厚:1.4mm,重:6.5克。          
    7、T9-04孙文像民国开国纪念币十文,P.215、207,但背面有内圈,外层上书“中华民国”,下有“开国纪念”,两侧各一五瓣花星。内圈左右各一支麦穗,无芒,当中隶书“十文”,下方有类似蔬菜叶七、八片相托,与P.207第3图内圈大体相似。查遍所有图谱,未见有此形制者。径:28.2MM,厚:1.4mm,重:6.8克。
    8、T10 -54 民国八年徐世昌便装像“十文”,P.265,径:28.6mm,厚:1.4mm,重:6.8克。
    9、T15-102两湖巡阅使萧耀南五秩纪念寿字纪念章,径:33.4mm,厚:1.7mm,重:12.2克。
    10、T37-30湖南洪宪元年开国纪念当十铜元,P.257,径:28.6mm,厚:1.4mm,重:7克。
    11、T77-36〔奉天〕光绪“当圆”,P.171,径:28.6mm,厚:1.5mm,重:10克。.
    12、T91-79民国十七年孙文像伍枚〔光边〕,P.291径:35.3mm,厚:1.7mm,重:12.3克。
    二、错版铜元:书上只有英文字母用错,背模配错,再有就是轻薄型的私铸品,什么地方都可能错。但必是普品,一定轻薄。下面错版币却不在此列:
    13、T51-43民国十九年四川梅花党徽壹分,P.304,径:35.2MM厚:1.7mm,重:12.2克。〔直径超大〕
    14、T52-44民国十九年四川梅花党徽贰分误配民国十三年中华铜币双枚背摸,P.304 、281,径:35.3mm,厚:1.6mm,重:11.8克。                        
    15、T35-84民国三十八年贵州“黔”字半分币,P.327,径:35.2mm,厚1.7:mm,重:11.6克。〔“黔”字右中无点,面背珠圈仅由42个圆点构成〕
    16、T13-74民国廿五年拾枚,P.322,径:35mm,厚:1.6mm,重:11.6克。〔直径超大〕
    17、T14-75民国廿五年伍拾枚,P.322,径:35.2mm,厚:1.7mm,重:12.3克。〔直径超大〕
    18、T19-88(山西铸)开国纪念壹枚,P.251,径:35.2mm,厚:1.7mm,重:12.5克。〔直径超大〕
    19、T22-46吉林光绪二十个误配四川官局背模白铜币,P.54、59,径:33.4mm,厚:1.7mm,重:10.7克。〔直径超大〕
    20、T23-47吉林光绪二十个误配四川官局背模黄铜币,P.54、59,径:34.4mm,厚:1.9  mm,重:11.5克。〔直径超大〕
    21、T24-45吉林辛丑太极图七钱二分,图、文见元哲《中国银币目录》P.160,径:32.3  mm,厚:1.9  mm,重:11.7克。
    22、T25- 48吉林光绪二十个误配广西飞龙背模,P.54、119,径:33.4mm,厚1.9  mm,重:12.3克。
    23、T26-57民国十八年东三省党徽壹分,P.303,径:35.2mm,厚:1.7mm,重:12.2克。〔直径超大〕
    24、T65-09江南甲辰光绪二十文误配广西飞龙背模,P.89、119,径:35.2mm,厚:1.8  mm,重:12.2克。〔直径超大〕
    25、T66-11丙午“宁”字大清二十文误配宣统己酉背模,P.132、,径:35.2mm,厚:1.7mm,重:11.7克。〔直径超大〕
    26、T68-61民国二十年花草双旗二十文,P.243,径:35.2mm,厚:1.8  mm,重:12克。〔直径超大〕
    27、T68-60民国二十年花草双旗二十文,P.242,径:32  MM,厚:1.4 MM,重:克。普品。
    28、T75-55奉天甲辰廿文误配四川官局龙背模,P.83、59,径:32mm,厚:1.7mm,重:10克。
    29、T76-56奉天癸卯十文,P.83,径:35.2mm,厚:1.7  mm,重:12.2克。〔直径超大〕
    30、T78-97皖西北苏区二十文,P.350,径:35.2mm,厚:1.6  mm,重:11.4克。〔直径超大〕
    31、T79-96皖西北道区伍拾文,误配一九三四年川陕苏区500文背模,P.349、351,径:35.2mm,厚:1.7mm,重:12.2克。
    32、T89-95川陕苏区500文,P.349,径:35.2、34.5mm,厚:2.2mm,重:12.2、15克〔各一枚〕。〔直径超大〕
    33、T82-93民国辛酉新省当十红铜元,P.273,径:35.2mm,厚:1.7mm,重:12.6克。
    34、T83-94新疆省城庚午当红钱十文配广西飞龙背模,P.310、119,径:35.2mm,厚:1.7  mm,重:12克。
    35、T85-07江苏光绪二十文黄铜元误配四川官局龙背模,P.16、59,径:35.2mm,厚:1.7mm,重:11.2克。〔直径超大〕
    36、T86-50浙江光绪二十文面缘满文误铸“宝奉”,P64.,径:33.5mm,厚:1.9  mm,重:12.6克。
    37、T105-51浙江光绪二十文面缘满文误铸“宝奉”,P64.,径:35.2 MM,厚:1.6  mm,重:克。〔直径超大〕
    38、T87-77广西光绪元宝当十背模江苏飞龙,P.16、14,径:35.2mm,厚:1.7mm,重:11.8克。〔直径超大〕
    39、T92-81开国纪念贰拾文黄铜元,P.268,径:35.2mm,厚:1.7mm,重:12克。〔直径超大〕
    40、T94-91民国二十一年双旗云南伍仙,P.311,径:35.2mm,厚:1.6  mm,重:12.4克。〔文字书体、中心圆点、旗子均有误〕
    41、T97-502民国二年四川贰百文,P.248,径:39.2mm,厚:2.1mm,重:克。〔直径偏小〕
    42、T103-506民国双旗五百文,P.247,径:mm,厚:2.7mm,重:克。
    〔旗帜尤其是旗上党徽阴阳不合〕
    三、白铜样币:
    43、T61-34安徽光绪二十文白铜样币,P.47,径:32.1mm,厚:2.1mm,重:13.2克。
    44、T73-67宣统大清二十文白铜样币,P.192,径:34.5mm,厚:2.2  mm,重:15.5克。
    45、T104-302孙像开国纪念章,P.362,径:38.8mm,厚:2mm,重:克。〔直径超大〕
    四、银币的铜样:
    46、T99-205一九三四年中华苏区川陕壹圆银币铜样,元哲《中国银币目录》P.303,径38.2:mm,厚:2.3  mm,重:克。
    47、T101-300湖南省宪壹圆银币铜样,P.203,径:38.2mm,厚:2.3mm,厚:2.2  mm,重:克。
    48、T102-301民国二十一年孙像三鸟帆版银币〔无币值〕铜样,P.324,径:38.2mm,厚:2.1mm,重:克。
    五、中高档铜元:
    49、T16-42民国二十五年党徽古布壹分“津”字币,P.319。
    50、T21-49吉林光绪二十个,P.59,径:33.5,厚:mm,重:12.2克。
    51、T34-19民国七年湖北军政府“汉”字五十文黄铜元,P.220,径:35.3,厚:mm,重:11.6克。
    52、T71-65大清铜币宣统壹分,P.188,径:28.8mm,厚:mm,重:8.1克。
    53、T35-84民国三十八年贵州“黔”字半分,P.327,径:35.2,厚:mm,重:11.6克。
    54、T45-37四川官局光绪二十文,P.59,径:33.5,厚:mm,重:12.6克。
    55、T49-68“川滇”丙午大清二十文,P.150,径:33.4,厚:mm,重:12克。
    56、T55-04“粤”字丙午大清二十文,P.123,径:33.2mm,厚:mm,重:克。
    57、T67-69民国二十年河南党徽禾穗五十文,P.244,径:35.2,厚:mm,重:12克。
    58、T74-89中华铜币民国十三年十文,P.281,径:29.7,厚:mm,重:8.5克。
    59、T83-92新疆阿造当红钱十文黄铜元,〔翻砂铸造〕P.256,径:32.2,厚:mm,重:10.3克。
    60、T91-79民国十七年孙文像党徽伍枚,P.291,径:35.3,厚:mm,重:12.3克。
    61、T53-80民国七年广东贰仙黄铜元,P.219,径:32.3MM,厚:mm,重:11.1克。
    62、T50-42民国十九年四川梅花党徽壹分,P.304,径:26mm,厚:mm,重:5.7克。
    63、T62-33“皖”字丙午大清二十文,P.145,径:mm,厚:mm,重:克。
    64、T84-03  丙午“淮”字大清铜币二十文,P .131,径:32.2 mm,厚:mm,重:克。    
    65、T67-69民国二十年河南五十文,P.244,径:35.2MM,厚:mm,重:12克。
    66、T49-68川滇丙午大清二十文,P.150,径:33.4  MM,厚:mm,重:12克。
    67、T43-37四川官局光绪二十文,P.59,径:33.5MM,厚:mm,重:12.6克。
    68、 T21--49吉林光绪二十个,P.54,径:33.5MM,厚:mm,重:12.2克。
    69、 T93- 59民国十五年甘肃五十文,P.289,径:35.2、36.4MM,厚:mm,重:12.4、16.4克。
    70、 T63-32安徽抚提院试“奖”字币,P.50,径:28.8MM,厚:mm,重:6.8克。
    71、 T16-76民国二十五年党徽古布壹分“津”字币,P.319,径:26.2MM,厚:mm,重:6克。
    72、T94-90“云”字大清二十文,P.164,径:33.4mm,厚:mm,重:12.2克。
    73、T98-531宣统己酉“汴”字二十文,宽缘,华光普《中国铜元目录》P.171,径:mm,厚:mm,重:克。

    离线 万水千山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5-30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03-01-01 17:28:00

    新年新故事!

    离线 李逍遥~贰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10-15
    最后登录
    2021-04-10
    2楼 发表于2003-01-01 17:48:00

    大家一开始都是初学心理,时间长就好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