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4970 | 回复 56

    [欣赏] 陕西又有重大发现,真正的白金三品,发现第二枚银质龟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秦魂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5-15
    最后登录
    2021-04-11
    40楼 发表于2015-02-18 12:37:17
    蕾拉:

    打外文字母怎么了,不要把汉唐古人想的如大清一样封闭。希腊文明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万里传入西域,希腊字母遍及从地中海到北印度的辽阔区域,汉武帝通西域后两大文明直接碰撞,白金三品的龙币其实无非就是借鉴希腊币的造型,龙纹凸起正是模仿希腊币正面的大型太阳神头像的构图风格,背面的万王之王无非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通过货币赏赐使节告诉西域诸国大汉才是真正的万王之王。

    怀抱孤陋成见,把古人当井底之蛙,搞不好就...

    借鉴?形制差别也太大了吧,无论大小或工艺。太阳神也是打铸币吧,白金三品可是铸造的。
    再说了,这个是不是银的还两说吧。

    离线 某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22
    最后登录
    2024-06-16
    41楼 发表于2015-02-18 14:28:18

    一直好奇三品,学习一下。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17
    42楼 发表于2015-02-18 23:44:11
    秦魂:

    借鉴?形制差别也太大了吧,无论大小或工艺。太阳神也是打铸币吧,白金三品可是铸造的。
    再说了,这个是不是银的还两说吧。

    借鉴和照搬是一个意思?多说无益。能理解就理解吧。祝各位春节快乐!

    离线 两甾
    二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4-30
    最后登录
    2021-04-10
    43楼 发表于2015-02-20 07:25:28
    蕾拉:

    也没你想的那么封闭,呵呵,多看点新的研究,这个论述已经不是我才弄出来的新鲜话题。。。汉书记载白金三品用以赏赐,以虚值盘剥王公贵族,别忘了西域诸国君主也是大汉直接臣属、远至西域大国帕提亚安息也是送子入质的汉臣。所以龙币可见两种,有字母与无字母,有多奇怪呢?

    你是还在看历代古钱图说吧,清代士大夫也以为四书五经包打天下,呵呵。
    即使是老的研究,罗马、埃及、马其顿人以中国丝绸为贵也不是新鲜话题了,有...

    箭头要是只比较形状就判断联系是不是有些不充分呀?研究要讲究科学,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西周中期以前的比较青铜铅(Pb)同位素或青铜铸件中铸核的稀土丰度值。好像目前没有相关的文献呀。观点可以猜想,但必须有solid evidence.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17
    44楼 发表于2015-02-20 21:25:55
    两甾:

    箭头要是只比较形状就判断联系是不是有些不充分呀?研究要讲究科学,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西周中期以前的比较青铜铅(Pb)同位素或青铜铸件中铸核的稀土丰度值。好像目前没有相关的文献呀。观点可以猜想,但必须有solid evidence.

    青铜技术西来有清晰的考古线路,已是定论。箭镞形制是器物形态方面的一个旁证。祝友春节快乐!

    离线 两甾
    二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4-30
    最后登录
    2021-04-10
    45楼 发表于2015-02-21 03:57:14
    蕾拉:

    青铜技术西来有清晰的考古线路,已是定论。箭镞形制是器物形态方面的一个旁证。祝友春节快乐!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14003562#





    离线 两甾
    二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4-30
    最后登录
    2021-04-10
    46楼 发表于2015-02-21 04:11:56
    蕾拉:

    青铜技术西来有清晰的考古线路,已是定论。箭镞形制是器物形态方面的一个旁证。祝友春节快乐!

    你也新春快乐。
    首先青铜铸造工艺的细节目前还在探索,紧靠型制,风格,范线就断定铸造工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上面是我朋友2014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发表的关于青铜器铸造与铜矿料来源的文章。
    所以“青铜技术向来有清晰的考古线路”的论点有些过了。
    现代考古科学是材料科学的延伸,每个月都有关于青铜器铸造方面的文章。你可以点击我上面的链接看看abstract。
    感兴趣可以通过高校数据库下载。

    离线 金湖泉子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0-15
    最后登录
    2021-12-29
    47楼 发表于2015-02-22 15:29:52

    三品已经天地人;材质何必分几等?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17
    48楼 发表于2015-02-22 19:32:35
    两甾:

    你也新春快乐。
    首先青铜铸造工艺的细节目前还在探索,紧靠型制,风格,范线就断定铸造工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上面是我朋友2014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发表的关于青铜器铸造与铜矿料来源的文章。
    所以“青铜技术向来有清晰的考古线路”的论点有些过了。
    现代考古科学是材料科学的延伸,每个月都有关于青铜器铸造...

    谢谢分享!但对于技术的流传路线与矿料来源存有关联的看法,我持保留意见。
    如同玉文化由泛兴隆洼文化肇始,东至日本、北至西伯利亚、西至甘青、南至东南亚,每传播到一个地区基本上都是以当地地方玉制作为绝对主导。
    文化、技术的流传必然伴随找矿、选矿技术,就近取材的实现才能保障技术的有效延续。用哪里的矿料与制作技术的来源关系基本可以说没什么关系。
    而在中国,青铜器物按其出现时间排序,无疑是从4000年前甘肃齐家文化最早开始逐步东进,而器物型制传承上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箭镞。它在青铜器物出现时间线路上又加上了器物形制的佐证。
    这就和玉文化考古上由兴隆洼文化开始逐步扩散一样,上古玉文化传承上最有代表性的器物则是玉玦,它作为一种独特器型标示了把南至东南亚,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的玉文化的传承性。

    离线 蕾拉
    四级发帖
    好评
    35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4-06-17
    49楼 发表于2015-02-22 19:38:29
    两甾:

    你也新春快乐。
    首先青铜铸造工艺的细节目前还在探索,紧靠型制,风格,范线就断定铸造工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上面是我朋友2014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发表的关于青铜器铸造与铜矿料来源的文章。
    所以“青铜技术向来有清晰的考古线路”的论点有些过了。
    现代考古科学是材料科学的延伸,每个月都有关于青铜器铸造...

    兄的文章,在狭义的商周以降的青铜器物-具体断代上有重要意义,以矿料来源、配比情况辅助甚至颠覆以往的形制、范线断代。很科学。
    但在青铜技术西来这个大框架问题上不具备指向指导意义。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