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宣统三年八月”五两海关银锭
其铸造发行时间分析:
农历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即公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天,辛亥革命伊始!
此银锭戳印上既是“宣统三年八月”,其铸造发行时间肯定在武昌起义前后半月。
当时,革命党人都很忙,清政府和各国列强也很忙。
戳印上的“新关”,就拍卖而言,已见几枚光绪年间的,说明不是“宣统三年八月”临时设立的海关。
但也未发现“宣统元年X月”和“宣统二年X月”的“新关”锭。
至于,“新关”是不是卒于宣统三年八月,那就更不得而知了。
矩离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腊月二十五日),清末代.宣统皇帝.溥仪退位,一共剩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所以,从理论上讲,应该还有“宣统三年九月”,“宣统三年十月”,“十一月”,“腊月”四个月份的“新关”锭出现。
但因为宣统三年八月爆发了辛亥革命,此新关海关卒于八月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可谓弥足珍贵!
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9月22日 --- 1911年10月21日)
十月围城,八月已乱!
此五两银锭究竟是哪天铸造发行的呢?
新关又究竟指的是何地海关呢???
…………………………………
宣统三年八月大事记:
1911年9月22日,宣统三年八月一日。
1911年9月24日 文学社、共进会举行联席会议,决定中秋节(阳历10月6日)起义,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
1911年9月25日 同盟会会员王天杰、吴玉章等宣布四川荣县独立,建立革命政权。
1911年10月3日 湖广总督召开文官首县,武官管带以上防务会议,决定调集兵力,加强督署防卫,加紧巡逻长江,决定调集兵力,加强督署防卫,加紧巡逻长江,实行戒严,监视和搜捕革命党人。
1911年10月6日 宣统三年八月十五日,仲秋节。
1911年10月9日 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赶制炸弹,不慎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走印信、文告等物,起义指挥机关被破坏,革命党人三十余人被捕,形势非常危急。 寒露
同日 蒋翊武因起义计划暴露决定当夜12时起义,后因命令没有按时送达,起义发动未成。
1911年10月10日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督署门前英勇就义。晚8时许,工程第八营、塘角辎重队首先发难,其他各部革命力量闻声纷纷响应,血战通宵,总督瑞澄等大小官员逃跑,武昌光复。
1911年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推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同日晚 汉阳新军由革命人胡玉珍、邱文彬等率领起义,光复汉阳。汉川县在同盟会员梁钟汉的领导下,宣布独立。
同日 革命党人赵承武率军起义攻占汉口,成立汉口军政分府。
1911年10月12日 清政府谕令将瑞澄革职,派陆军大臣荫昌、海军大萨镇冰、长江水师提督程允和率部前往武汉镇压起义。
同日 正在美国各埠为革命进行演说筹款的孙中山,于科罗拉多州的典华城(今译丹佛),获悉武昌起义的消息,决定转赴欧洲进行外交活动,然后回国。
同日 湖北军政府向各国驻汉口领事发送照会,宣布对外政策。
1911年10月14日 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袁迁延不受。
1911年10月15日 在革命党人黄楚楠等领导下,黄州宣布反正。
同日 刘英等革命党人在京山县永隆发动武装起义。
同日 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苛捐杂税。
1911年10月中旬 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1911年10月17日 湖北军政府公布由汤化龙主持制订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条例》。
同日 湖北军政府举行黎元洪就职典礼,由谭人凤代表同盟会授旗授剑。
同日 德国军舰在武汉江面炮击革命军。
1911年10月18日 驻汉口英、俄、法、德、日五国领事共同公布“严守中立”的通告。
同日 革命党人唐牺支率领新军在宜昌起义。
同日 清军不断向刘家庙增兵,围攻汉口,汉口保卫战开始。
1911年10月19日 革命军在刘家庙大败清军,汉口保卫战首战告捷。
1911年10月21日 宣统三年八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