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杰相濡以沫:
熊老师 若上八是重熙年间补铸的 为何在北宋的铜钱窖藏里基本没有上八 而偶有几枚统和 并且统和之后的所谓下八 却非常多呢
只是象征性的补铸造,宣示下国家历史悠久,并不是铸造流通钱,就像现在铸造纪念币意义类似。
唐代一炉一日铸造开元通宝2万枚即20贯,姑且算辽有唐的铸造能力吧,上八每种满工铸造一日,也不过就那么2万枚,某些诸如神册、天赞等等之类,估计都没铸造满一日。
下八,基本都是铸造满了5年至10年,一炉每年能铸造6至7万贯。基本上来说下八出500枚左右会夹杂1枚上八,我觉得比例很正常呀。
统和有30多年,版式众多,说明钱炉多或者是铸造的年岁多。或铸或停,最后可能仅仅剩下了一炉还在铸造,且不是满工状态。但比起上八的其它品种,量就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