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240 | 回复 10

    [欣赏] 摘录董国新先生《耸肩尖足空首布起源的思考》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静静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8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14-12-29 10:55:23

    摘录董国新先生《耸肩尖足空首布起源的思考》





        汪庆正先生说:“空首布的形制是从商、周铲形田器演变而来,故又称铲币。”其实这是自清末以后逐步形成的一种可信度极高的理论;也是现在考古学者、钱币学者和钱币爱好者都能够认同的共识。至于铲币为什么叫“布”的论证论述很多:“‘布’ (拼音:bu;注音:ㄅㄨ)、‘镈’ (拼音:bo;注音:ㄅㄛ)同音通用”(是音相近而已!);“‘镈’、‘铫’、‘钱’同义,就是指铲类农具”等等。其实,这些理论与说法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王毓铨的《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的论述。

        笔者对上述无多异议,只是感觉上述论谈对空首布起源研究的主体似乎只是局限于平肩空首布(含斜肩空首布)。而对耸肩尖足空首布,笔者就认为上述论谈只是人为地把它与前两种捏合一起,显得勉强而且无道理!其实,耸肩尖足空首布与平肩空首布(含斜肩空首布)制式外形截然不同,即使谈到它们都有的“空首也是不相同:一种显得修长而收颈;一种显得短而粗壮。对此,笔者思考:
    1、如果耸肩尖足空首布是受东周王畿铸行平肩空首布的影响,而后铸行的货币,为什么会“进步”成这种远比平肩空首布难以流通、难以携带的形制呢?
    2、一般认为耸肩尖足空首布的出现比平肩空首布略早或基本同时。既然耸肩尖足空首布的出现比平肩空首布略早或基本同时,那么耸肩尖足空首布就应是带有自己“遗传密码”的货币。它遗传谁的“DNA”呢?是“镈”“铫”“钱”“铲”吗?笔者自然产生疑窦——它两脚尖尖,胯裆高高,双肩耸起,身材修长……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铲”的形象!

    古代货币发展的经历无非是从物物互换到实物货币,再发展成金属称量货币再到金属铸造货币……如此而已。而模仿是货币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骨贝、玉贝(石贝)等模仿天然贝(到了金属铸造货币时也有模仿的铜贝、银贝);刀币模仿削具;圜钱模仿环壁……即使我们谈到的空首布是从商、周铲形田器演变而来,就更是一种模仿。既然如此,并不像“铲”的耸肩尖足空首布当然也不能置身发展规律之外,它模仿的什么呢?可以大胆确定它不是模仿“铲”,而是另有“参照物”那么,这个“参照物”是什么呢?笔者很自然地想起一个名叫“”的东西。

    “步”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古代长度单位。 《辞海》
    说““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 在西周时,为
    了“封疆有了大规模用步(量具)”测量土地活动①在春秋
    时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各诸侯国相继实行“履亩而税”的田赋制
    度。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的好坏或远近分等级征
    收田赋;鲁国的“初税亩”,不分公、私田,均按亩缴纳租税;楚国
    的“量入修赋”,即根据收入的多少征集军赋;郑国的“丘赋” 
    即按田亩征发军赋。所以,那时候丈量土地,量田亩的工作十分重
    要和繁忙,必须要有得心应手的工具。因此,笔者认为“”不仅是
    特定长度单位的名词而且也是测量工具的名称(中国古代,有很多
    既是量的名词又是量具的名词。  “尺”、“ 斛”、“升”、“斗”等
    等,“田厘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
    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而景公弗禁。”②; 还有“三升为大
    升......。”③等等) 它之所以叫“步”,或因为它两条腿的测量

    离线 静静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8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14-12-29 10:56:34

    运动犹如人的跨步运动一样吧。  作为量具的“” (长像如同现在的“圆规”),为轻便操作,主要用木材制成(脚尖或镶金属)。正因为其为木制,考古发掘中难有发现。 不过,一直到二十世

    离线 静静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8
    最后登录
    2021-04-10
    2楼 发表于2014-12-29 10:58:07

    纪四、五十年代,我国不少地方还在使用一种叫“步弓”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左证!)的原始量具测量土地。这种“步弓是西周步(量具)的后代,有的地方就直接称“步”,有的地方名为“叉尺”

    ,有的地

    方叫“五尺杆子”(明代:步为五尺)。它的两尖脚之间的距离 “一

    步”,是固定值的; 顶上装一细长手柄。使用的时候转动手柄,在一条直线上两尖脚轮流着地向前,测量起来还是很快的(见图)。  把“步”与耸肩尖足空首布来比较清晰可以看出遗传的影子; 更何况,“(拼音:bu;注音:ㄅㄨ和“布” (拼音:bu;注音:ㄅㄨ发音才真正完全相同,假借当然完全成立!

     

    综合上述,可以推断: 1、耸肩尖足空首布确实应该是由量具“”由此演变而来! 2耸肩尖足空首布确定早先于平肩空首布问世;由于西周后各国间贸易已十分繁荣(尽管各国纷争不断),所以(步)“bu”的钱名及发音已广泛流传古晋地、古中原、古关中等地区,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以致后来,东周王畿铸行了相对携带、流通方便的平肩空首布形状虽然是“继承”铲形的 “镈”  拼音:“bo)的, 但商人和百姓以“先入为主”,统统叫这类货币为“bu”而不是“bo”! 之后即书写为“  当然,本文只是笔者一己全新思考,写出来只为抛砖引玉,以飨同好。

     

    离线 静静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08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4-12-29 11:00:28

    遗憾:该文中量具“步”的图片发不上来!

    离线 光明未来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7-24
    最后登录
    2021-04-12
    4楼 发表于2014-12-29 11:00:29

    学习,去粗取精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12-05
    最后登录
    2016-08-11
    5楼 发表于2014-12-29 20:50:07

    欣赏 学习

    离线 江河通宝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10-04
    最后登录
    2025-09-24
    6楼 发表于2014-12-29 23:22:34

    学习

    2023-10-16 转正
    离线 懒的去想
    三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20
    最后登录
    2024-12-02
    7楼 发表于2014-12-30 16:03:34

    确实是个新的思路!!赞

    离线 泉识
    二级发帖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5-05-06
    最后登录
    2021-04-10
    8楼 发表于2015-01-02 09:46:00

    有理有据有创意!

    离线 泉界嫖客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12-16
    最后登录
    2021-04-12
    9楼 发表于2015-01-02 17:00:59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