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你说的是和乾隆早期的相差很远。后期的话。乾隆嘉庆很难分。墓主是嘉庆10下葬的。这个盘子不会跑到嘉庆10年后。
客家人有习惯。没死的时候就会预备好“寿棺”和寿盘。所以盘子的时间都会往前走。有的和下账时间相差4.5十年。
这个盘子看画工。有可能是乾隆50几年的玩意。乾隆后期和嘉庆早期的东西很难分。俗话说。乾嘉不分家。
这盘釉面发青,青花浑,画工一般,圈足粗壮而矮(相对于乾隆青花大盘高圈足之高),盘背面加强边浅,盘子也不够深,这些都离乾隆典型特征差远了,你这盘一看就是典型的嘉庆盘,乾隆后期和嘉庆早期的东西很难分。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很难分。倒没注意墓主是嘉庆10下葬的,但是既然是出土盘,一般都以入土年定为盘子年代,当年的陪葬盘有二大特点,1,全品少,由于有一般需破瓷器陪葬的风俗,所以一般都会选用一些有窑裂或小蹦口的新瓷器,找不到就拿完整弄弄破,有的刻字,有的直接打破一角,有的打破后再重新用钉补一下,还见用锯子在盘子上锯一条印子出来的,所以出土的完整盘子很难得,2,新盘,陪葬盘都是全新末使用过的新盘子,用过的旧盘子的不可以做陪葬盘的,所以陪葬盘的实际年代不会离下葬时间太远,正常不会超过3年,一般都定为下葬之年,楼主的盘嘉庆10下葬就不可能到乾隆了
最近有人总结的收藏三部曲,开始被人骗(开始时候一点不懂,容易上他人当),中间自己骗自己(这阶段属于半瓶水水平,有疑问是时候自己骗自己,应该是对的?应该是到乾隆的?),最后骗别人(因为第一二阶段买进的大量假货,花的的钱很多,于心不忍,就要找新人下家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