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帖!资料存档学习了。
关于后蜀至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铁钱资料,我最近也在整理,有几点意见和楼主讨论一下:)
1,后蜀广政时期的铅、铁钱出现,是因为战争逼近,军费开支增多,财政不足,铸铅、铁钱参用。应该是官方支出时每千钱,由铜钱四百、铅铁钱六百强行搭配支出,至于民间零散使用时,存在的兑换关系,似乎不被后蜀政府关注。
这一点的原文,回头翻一下出处,印象中是偏早的。后来资料流转,有记载为铜钱四百易铁钱六百;有记载为铁钱千易铜钱四百者,最早的出处应该都是千钱参六百。
2  北宋沿用后蜀铜铁兼行旧制,确实规定了铜铁钱的兑换比例,不像后蜀灭亡前那么不顾民众利益。
3 非常感谢楼主,之前暂时还注意“乾德三年,益州旧监铸钱”这一记载,解决了我的疑惑,因为后来李顺之乱后恢复铸钱铁钱时,有记载旧 雅、益、眉(各书版本不同,还待最终考证)有监铸钱,我只找到雅州的记载,而宋元铁钱确实有2-3个版别类系,这个资料非常重要,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