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582
主题
36576
帖子
4.8万
积分
我们常见的老玛瑙珠子,叫“清玛”,就是明清民国或者有个几十年的老玛瑙珠子;另外还有“西玛”,一般指高古的出土的玛瑙珠子;两者工艺和状态是不一样的。西玛玩的少,数量少价格高,一般市面也基本见不到真的;所以只谈谈清玛,清玛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这两年涨幅也比较明显,潜力很大。通过这段时间玩关注这个东西,基本天天都要上手清玛,时间长了就总结出一点鉴别的经验,罗列出来请大家指点补充。1. 工艺神韵。清玛大多是手工做的,造型随不是很规整,但也不做作,以前的工匠是想做规整,但是由于工具的不先进而做不规整;和现在的“故意就要做的不规整”,从神韵上看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说孔道,以前的钻头钻速慢,早期的是人工钻,到了民国也有机械钻,但是转速还是赶不上现在的,这个找个镜子能看出来;一般空带都是对穿孔,就是两头打孔,但一些直径很小的珠子则是直通打下来的。2. 色泽质地。常见的清玛用料一般是中原玛瑙,河南、辽宁、内蒙都产,与现在的进口南美玛瑙不同。老玛瑙色泽不会很鲜艳,天然的色泽,加上时间的洗礼,变得优雅温润、清澈但浑厚;而现在烤色的或颜色艳丽,或沉闷污浊,若再加上做旧,那出来东西在明白人眼里一看就不舒服。这点多去看看老的帽花,开门的老玛瑙帽花还是比较常见的,都是一类的东西。3.流通痕迹。看褒奖和流通痕迹是最直接有效的,流通痕迹要自然,合乎逻辑。一个珠子中间高起的部分、两个穿孔处磨损比较严重些,因为圆珠子在流通中容易磕碰这两处,而其他地方,相对光泽一点;磕碰一般为“小月牙”的痕迹,也是因为珠子是圆的;另外老珠子经过长时间的把玩,表面已经很温润,褒奖也舒服。 而对于那些什么“磨砂”“橘子皮”“满是风化”的珠子,很做作,也不符合流通时的逻辑,还是谨慎为好!最后上一张我自己做的示意图和我手上一颗珠子的细部照片,能看清流通痕迹了,中间和穿孔处磨损的明显,几处“小月牙”的损伤也明显;而其他地方,相对光泽一点;珠子整体的色泽和皮壳也很舒服。。。我感觉玩这些玩意比看钱币简单多了,稍微的花点时间研究下就明白了,无论玩什么东西,都要多上手,多思考,掌握一定的鉴别技巧,提高自己的眼里;自己不懂,只知道人云亦云是很可悲的。。。
发这个帖子,谈一下我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不一定全对,也不一定全面;但是个人感觉,与其发一些没用的灌水帖子,不如大家一定静下心来讨论点技术性的问题,你我都会受益。。。所以,请玩的好的朋友进来指正补充,也不在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进来谩骂嘲讽,呵呵!
1129
7324
9582
学习了
中级信誉(2014-10-20提升) 信誉较好(2015-2-6提升)65/21
889
9949
1.2万
有图有文,介绍不错了。
108
4631
4847
讲得很好很有理据,学习了。 鉴定的方法不止运用在玛瑙上,很多其他材质的珠子,也可举一反三。
3
73
79
学习了。
9961
35345
5.5万
好贴
138
1244
1523
不错 ~
4
246
254
这帖不错,得顶,好像南红的玛瑙较少。
773
4742
6288
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