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分析:无文小钱,做冥币的钱范,与董卓无关。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以后开始滥铸小钱,搜刮民财,那已经是公元190年之后的事,已是东汉末年。但钱币铸造技术的发展中,石范只出现在西汉初期之前,而后石范技术早已被淘汰。所以时间对不上。
不乐观的分析:
这是个假的。我更倾向于这个。首先做小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少用铜,多出钱,越薄越小越好,要的是数量,甚至可以忽略文字。但这钱范出来的必然是相对厚重的,这就和做小钱减重矛盾了。其次,如果是真钱范,即便减重会做的很规矩,以保证每次都铜水流满,你这钱范的次浇道方向、深浅、宽窄都不规矩,而且靠近钱币一端的浇道并没变薄以利于成品掰下来,有的反而钱币那边更粗,显然没为实际浇铸考虑。最后一点,我印象中博物馆的石范,主浇道是半圆形的圆底沟槽,是用石头磨出来的,不是这种平底沟槽。没有现代工具,只徒手磨凿这样一个很直很规矩的沟并不容易,如果确实是精心打磨的,又和粗糙的钱腔和次浇道打磨相矛盾。
所以很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