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过泉市冰冷的3年冰川期以后,今年春天出现了一些春的萌芽。清钱性质上更象民俗杂件,雍正作为清钱龙头,逐渐转热,量价齐升,顺治康熙也相当坚挺,热力开始四射。与此同时,今年铜炉,印章等文房杂件价格彪升,着实令人羡慕。
冰火两重天,宋钱在持续呈现波浪式下跌后,又遭遇了市场冷落价格进一步下滑。崇宁重宝已经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人见人弃,从20多元的高位,跌到了去年四季度的8元,在今年一季度又进一步下滑到6元,跌破6元几无悬念。其他徽宗钱也冰冷无比,崇宁遒劲在清钱启稳后至少又跌了30%,宣和小版明天肯定比今天便宜,结圣,重和样之类价格也低迷不堪。非徽宗宋钱更是无人问津。说起来也让人痛苦,这里200斤原坑,那里300斤筒子,让人望而生畏。宋钱的一点亮色是大观折十,价格坚挺,大概是因为东北不出的缘故吧。
金朝的正隆大定,铸造精美怎奈已成为了萎靡的代名词,至少50年内看不到希望。大定价格已经不想再提起了,都是泪啊。
明朝的宣德嘉靖表现差强人意,价格似乎仍在小幅下跌。南明钱则相反,受到追捧。去年极美兴朝大样1000-1100可以买到,今年拍卖有1500成交的。兴朝永历总体表现不错。
高古刀布表现还不错,呈现稳定而蓄势待发状,空首布神坑令人难以置信,但也带来了空首布价格小幅下滑。
南北朝钱币,常平五铢活跃起来了,永通大样似乎从没怎么跌过。
仅代表个人观点,可随意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