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506 | 回复 16

    [讨论] 再议“方冠巨宣缺口和”---能否成为折二宣和通宝中的一个小版。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zhgy506019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30
    最后登录
    2021-08-06
    楼主 发表于2013-04-25 15:42:44




    2_141613_4e3bc9f5032debc.jpg
    图一2_141613_05107e542eb75f7.jpg
    图二 2_141613_cde3bf9509c9291.jpg
    图三 2_141613_bdec8ee074a20cd.jpg
    方冠巨宣缺口和”---能否成为折二宣和通宝中的一个小版。图一、宋宣和通宝折二光背方头巨宣缺笔和,摘自“中华古玩网”。图二、这枚是几年前在本网上看到的,当时楼主是问版式。
         图三、这是本人收藏的一枚“方冠巨宣缺口和”折二宣和通宝。
         以前本人收集到这枚“方冠巨宣缺口和”折二宣和通宝时,很自然地想到这是铸缺所至,因此也不注意到“缺口”这一变化。直到前几年在本网上看到“图二”这一枚缺口宣和时,我才觉得可能有这个版式,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固然在“中华古玩网”上又搜到了一枚,这三枚无疑属于同一版,这样,在宣和折二中应该有“方冠巨宣缺口和”这样一个小版。这次, 加上“抛砖引玉”的这一枚“缺口和”,就是第四枚了,同一品种有多枚出现,这就应该成为一个版了。 这个版,和小平政和中的“断笔政和”(政字第四笔与第五笔断开);熙宁小平中的“三点熙”、“五点熙”一样,应该是算作一个版式的。其中“三点熙”是明显的铸缺而成的,而“五点熙”实际上是有流铜造成的,这两者都因为量大,多见,而被定为一个固定的版,而“缺口宣和”因少见,或以前根本就没有被发现过,因而不被认可。其实,多枚同一模样的“缺口和”的折二宣和的出现,足以证明,这是宣和中的一个珍稀版,可称为“方冠巨宣缺口和”,首先是在“中华古玩网”上发现一枚,以后又发现了几枚,很少见,可能是大家都没注意到,总认为“和”字的缺口是铸缺造成的,都不注意。现在发现了几枚,而发现地天南海北,发现时间有早有晚,而钱币的“和字缺口”完全一样,这就不是偶然的铸缺所能说明的,由铸缺或流铜所造成的钱币,只是个别存在,如钱背的曱痕等,很少有几枚一模一样的,因而它们都不能成为版。而这枚宣和的“和字缺口”,却完全一样,因此可以认定它是一个版,是一个铸造有缺的小版。也是折二宣和“遒劲版”中的一个分枝,一个小版,因为和字的缺口成了这个版的最大的特点。因此,我觉得这个版也应当收入《北宋铜钱》谱修订稿中。今天发这一议论,以便大家讨论。以上言语只是本人个人的看法,是否正确,请宋钱高手随评。  

    离线 wwwdg0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20
    最后登录
    2021-04-11
    1楼 发表于2013-04-25 15:57:53

    离线 zhgy506019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30
    最后登录
    2021-08-06
    2楼 发表于2013-04-25 18:53:26

    谢谢楼上的泉友,请宋钱高手随评。  

    离线 沈水路遥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7-04-11
    最后登录
    2024-06-03
    3楼 发表于2013-04-25 19:02:19

    还需要找到更多的来认定, 个人倾向是后天损伤造成的.

    离线 zhgy506019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30
    最后登录
    2021-08-06
    4楼 发表于2013-04-25 21:32:07

    谢谢楼上的评述,的确还需要找到更多的来认定,钱币的“缺口和”是铸造时的模子的缺陷造成的,否则几枚钱不会有一样的特征。 如是后天损伤造成的,就不可能有多枚缺陷一模一样的钱币出现。因此本人还是倾向于宣和折二“遒劲”中的一个小版。

    离线 逐鹿宋辽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0-26
    最后登录
    2021-04-11
    5楼 发表于2013-05-20 11:57:33

    有研究

    离线 zhgy506019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30
    最后登录
    2021-08-06
    6楼 发表于2013-05-20 16:08:48

    谢谢楼上的评述.

    离线 我心悠悠
    实名认证
    好评
    14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4-10
    最后登录
    2024-05-09
    7楼 发表于2013-05-20 16:20:35

    有道理、。

    离线 泉源重保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3-26
    最后登录
    2016-08-25
    8楼 发表于2013-05-20 19:38:11

    上梁不正下梁歪
    问题在这版母钱的身上

    离线 zhgy506019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30
    最后登录
    2021-08-06
    9楼 发表于2013-05-20 20:30:17

    楼上泉友说得很有理,谢谢你的评述。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问题在这版母钱的身上,而且用这枚母钱又铸造了许多的子钱,因而可能发生的一件事就是:这枚宣和的“和字缺口”完全一样,因此可以认定它是一个同类品种的组合,有一定的量,因此是一个铸造有缺的小版。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