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热烈祝贺两位新版主的履新,并对去职的两位老版主过去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新任的两位版主都是我很欣赏的高手,fwg在宋版上的细致研究令我钦佩,pineapple在大定和正隆版别上的研究更是望尘莫及。新版主新气象,相信大家也看到这两天宋版讨论区的变化了,气氛活跃了不少。再加上东京钱丞等老版主的积极参与,相信新局面的打开指日可待。
在祝贺的同时,也想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浅见拙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宋版曾经辉煌过,也迷顿过。近几年来,在炒作风的影响下,宋版更是进入了一段低潮。更有很多诸如“版别无用”“玩版不如玩品相”之类的评语,使宋版,尤其是一些变化小版,似乎成为了“垃圾”的代称。另外所谓母钱概念的炒作和争论,又使一些对宋版刚有热情的爱好者受到了消极影响。宋版如何繁荣,如何中兴?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新的爱好者的不断加入。而如何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普及。
到底要不要玩版?我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去看看热度高的明清钱、先秦钱,不玩版吗?同样是顺治、同样是康熙,不同的局、不同的版式,价格同样的相差百倍、千倍,这是不玩版吗?所以说宋钱不是不玩版,而是很多人学不懂版,不知道怎么认版。抛开一些人根本没有心思踏下心来研究,而只是追求利益,到讨论区发个帖问版,然后再去卖不谈,很多收藏爱好者还是真心想要知道如何识版的。自从在讨论区发了那个介绍版别的帖子后,本人经常收到很多泉友的短信和QQ留言,咨询版别的问题。但是限于我的水平,很多时候也只能是照本宣科,对着泉谱说个名字而已。
其实高手们一直在研究,也一直在关注宋版的讨论,只是现在肯出来传授知识的少了。高手的精力集中在高深的理论研究和考证上,面对这些,诚如我这样的大多数普通爱好者只能是高山仰止的感觉。对于初学者,研究钱监、铸造工艺等等,实在是望而却步。理论研究和考证,对于绝大多数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原坑的普通爱好者是不可能进行的。跟普通爱好者强调去研究这些,我认为只能遏制大家的学习欲望,而非激励。
因此对于发展更多的爱好者,甚至说严重点,对于能够留住刚刚对宋版有点喜爱的爱好者,最关键的还是普及常识,从基础的知识进行宣传。首先能够入门,才可能提高。《北宋铜钱》(以下简称“铜谱”)的发行,当是近年国内宋版领域的一大幸事,其中凝结了诸多宋版前辈的多年心血。但是铜谱的一大缺陷是缺乏对版别特征的描述,例如尺寸、命名依据、辨识方法等。从而给很多初学者带来了烦恼。尤其是一些差异并非明显,甚至非常相近的版别,初学者难以分辨。拿我自己来说,玩宋版也有些年头了,到现在也达不到入门,看铜谱上的有些版别仍然很吃力,更别提很多初学者了。在这方面,早些年日本人的《新订符合泉志》就做的比较好,但是其特征说明有些仍然难以理解。因此前辈高手们多出来指导一下,传授一些经验、经历和见闻,对于宋版的发展,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没想到一写就收不住了,已经这么多字了,估计大家看着也头晕。不多说了,总结来说,就是希望多一些宋版高手们能够多一些普及帖,例如像新任版主fwg发的一些细版变化的讲解帖,pineapple发的大定版别帖等等。另外我看到pineapple版主总结的精华帖,里面很有一些是珍稀版的帖子,这些只是一张图片的欣赏,并无多大普及意义,建议还是多一些讨论帖和传授帖。
就这么多了。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了。呵呵。新版主、新气象,希望宋版讨论区越办越好,讨论越来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