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铸造。形制类五铢钱,然制作粗疏。“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大者径2.5厘米、重约3.4克,小者径2厘米、重2.5克左右。太和五铢铸行有限,故传世及出土数量亦少。
这是百度所得信息
此币首开先河,集年号与记重于一体,是最早的年号记重钱,体现了鲜卑异族文化和中原文明的碰撞,体制新奇,意义深远,但是这个币种多年来未受重视,市场行情痛苦挣扎,即使在去年的大风大浪中,也没用掀起波澜,相比于南朝太货六铢扶摇直上的价格,只能遥望叹息咦!更遑论永安,常平,北周三品的增长幅度。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你的春天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