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 转到
    查看 3146 | 回复 27

    [讨论] 辛亥革命百年,中华民国百岁,国父精神永存!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武信君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12-23
    最后登录
    2024-05-19
    20楼 发表于2011-10-18 20:07:18

    第19楼不服气的话,就努力凭自己本事超过以上三厮吧。不要自己屁本事没有,倒会唧唧歪歪的说别人。说人么哪个不会,无外乎两张嘴皮上下翻一下子。但起码要自己有这个真本事,说别人倒还让人心服口服。我想你老哥就算极为幸运的登上了与以上三厮相同的地位(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只怕想焚书坑儒,想乱杀功臣,想到老死都不放权都做不到吧?更不要说跟以上三厮前半生一样刀山火海里滚爬一遍,力克群雄荣膺九五之尊了。只怕在刚刚摸爬滚打时就已经成了炮灰,替别人做了嫁衣裳。大家都是成年人,说话要经过大脑。拜托,没这金刚钻,就不要揽这瓷器活了吧

    身份已验证:滕飞  湖北宜昌

    离线 大佬乾隆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2-05
    最后登录
    2016-09-21
    21楼 发表于2011-10-18 20:14:55

    隔壁那个人,也没有什么屁本事,但想想他还是个老人,就值得尊敬,因为他对社会没有危害性。

    离线 小小吴
    未验证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21-04-11
    22楼 发表于2011-10-18 20:45:50

    我们不是汉人,我们只是汉人的后代,请不要用西方的民族观来反对这个说法。汉唐时期的汉人才是真正的汉人,他们懂礼仪、重文化、有骨气、知廉耻、仁忠义信兼备、尚武但不霸道,至少是那个时期汉人的立身标准。当时汉人虽没有平等的思想,但绝没有奴才的思想,身份低微之汉人大多是有骨气之汉人,身份显赫之汉人大多是有廉耻之汉人,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正是当时汉人的精神。汉唐时期汉人身上都会佩剑的,文人也不例外(李白就是),当然贫民百姓可能没条件,但他们有尚武精神。像如今的日本人、韩国人还有尚武精神,但是日本人将唐朝汉人的尚武精神(尚武但不霸道)异化成了大和民族尚武精神(尚武且要霸道),所以说日本人的尚武精神是变质了的,但总比没有好。  

      到了宋朝,赵匡胤将汉人的尚武精神给废了,这是汉人的一大悲哀,如今,汉人给人的印象是文质懦弱的,其实真正的汉人是既重礼仪文化,又是剑术超群的,至少是汉人骨子里是这么想的。虽然说宋朝时汉人也“威武不能屈”,但有时却不得不屈,元朝,汉人第一次被少数民族彻底打败了,汉人成了下等人,这是很可悲的。明朝时,汉人再次执政,明朝绝不是《明史》里写的那样,因为《明史》是满清统治者御用文人所编,为了打消当时汉人的思“明”情绪,维护统治,删减、粉饰了很多对满清统治不利的历史,所以把明朝尤其是明帝写的一文不值,可真实的情况是当时明朝就算是科技也是世界第一的,而清朝呢?清朝,汉人第二次被少数民族彻底打败,可以这么说,不止是被打败了,甚至可以说是亡族了。  
        
       清初,汉人的血泪史。清军入关时,大多数汉人百姓还是接受的,他们认为这只是改朝换代而已,只是皇帝老儿变了,自己还是中国人(何为中国人?接受华夏文化的人就是中国人,清以前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都是这么认为,当人现在的国家观不是这样的)。可是,满清统治者却令归顺的汉人“剃发易服”,并且对不服从的汉人杀无赦(其实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也被强迫),而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汉人不干了,汉人此时将满清看成是入侵者了,正所谓“威武不能屈”,很多汉人百姓奋起反抗,抵丨制“剃发易服”,满清统治者却残酷地进行屠戮达37年之久,比起日本侵略者来说其残暴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反抗而死的祖先们没有背叛我们大汉,他们是我们汉民族的英雄,汉民族的骄傲;那些放弃了自己的衣冠,苟活了下来的祖先们,他们怕死,为了活着他们放弃了作为汉人的象征,他们剃掉了头发,穿上了满服。这突然让我想起了《无极》里的片断, 北公爵无欢攻占了雪国,只要一身白衣的雪国人穿上了它那件黑袍就可以终生为奴地活下了,鬼狼选择了活,其它雪国人都死了。只不过此时满清统治者不止给了一件“黑袍”,而是多件“黑袍”,不止一个汉人穿了“黑袍”,而是很多汉人穿了。他们成了满清统治者的奴才,甚至是奴才的奴才,汉人还从没有作为自己民族的统治者或其他民族的奴才,这对汉人来说是第一次。汉人以前没有主奴思想,以前的大臣是来辅佐皇帝的,百姓是用来爱戴的,所谓“君轻民重”就是这个道理(至今还是不过时的),如今汉大臣是满清皇亲贵族的奴才,汉百姓是这些汉大臣的奴才,只要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从此汉人有了奴性。这些祖先们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但是他们最对不起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就像《无极》里的鬼狼临死时说的:“我一直以为,我没有对不住任何人,但现在我知道,我最对不住的,就是我自己。”鬼狼贪生怕死,甘为人奴,但是他最后还是明白死并没有那么可怕,他最后还是用死来换取了尊严与勇气。而我们这些祖先一直活下去了,并留下了我们作为后代,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们欲哭无泪,其实这些祖先们不是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他们最对不起的是我们。
    随着杀戮的结束,汉人没了自己原来的衣冠,衣冠对于汉人来说象征着礼仪廉耻,所以同时汉人失去了礼仪与廉耻。你们要说“礼”还是存在的,可那不是“礼”,那是满清奴化了的“礼教”,里面充满着奴性,汉人的“礼”是对他人的“礼节”,虽然有些“礼”是君臣之间的含有一些不好的尊卑思想,但绝没有奴性的思想,所以汉人丧失了自己的“礼仪”,获得的缺是鲁迅笔下的吃人的“礼教”。汉人是在淫丨威下放弃了自己的衣冠,而不是自己自愿放弃的,所以同时汉人失去了尊严,失去了骨气。汉人从来都是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民族,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也是这么认为的,汉人是受他们尊敬的,可从此汉人开始自卑了,开始被其它民族蔑视,尤其是日本大和民族,到了清末,汉人成了“东亚病夫”,汉人成了狗一样的民族,你要说满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最后也是被蔑视。但是你们要知道,“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块牌匾写在哪?写在租界里,租界一般在哪?在几乎全是汉人的地方,“华人”虽然指中国人,包括你们,但其实是对我们汉人最大的侮辱。  
      
      随着杀戮的结束,汉人从此连自己的衣冠都不敢穿,汉人还敢干嘛?有些汉人去附庸满清统治者了,他们毫无民族尊严可言,惟命是从,苟且偷生,低身下丨贱,自称为奴才还满脸微笑,更无耻的是居然还在汉人百姓面前作威作福。一般的汉人百姓便唯唯诺诺地活着,“文字狱”后更是如此,没有思想只受“礼教”的束缚,没有骨气,他们“富贵”能淫,“贫贱”能移,“威武”能屈。虽然说在其它朝代思想也受束缚,但是从没有清朝时期如此的禁锢思想。满族入关后,为巩固其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着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但是这部书在清朝居然失传了,在192丨0年代才从日本传回来,可见满清统治者的对汉人思想的禁锢达到了什么程度,连汉人的科技都不放过。有人说是儒学导致了中国科技的落后,可实际上,直到明末时期,中国科技水平还是世界第一。中国科技的落后是汉人的思想被严重地禁锢。  

        随着杀戮的结束,汉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逐渐消失,时至今日,汉族其实只是个符号。为什么汉人的汉民族意识会消失,因为汉人不是靠血统来维持自己汉民族的意识,靠的是华夏文化,而华夏文化的精髓在于“礼仪”,可以这么说,汉人之所以为称为是因为其“礼仪”。可“剃发易服”后,汉人丢失了自己的“礼仪”。有人要说,汉人的华夏文化没丢,可是汉人百姓中大多是文盲、半文盲,所以他们接受华夏文化是从“礼仪”开始的,丢了“礼仪”,几乎等于丢了华夏文化,慢慢地就失去了自己汉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就失去了汉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说中国人一盘散沙,我看主要是说汉人,其他少数民族团结得很,没了汉民族的民族意识,汉人开始涣散。日本侵华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奸”,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汉人”,何来汉奸一说。你说他们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但他们连自己的民族是什么都不知道,何来背叛,其实,从我们的祖先为了活命第一次丢了自己的“衣冠”后,这一切都已注定。  
        从杀戮到现在,历史已流淌了近四个世纪,如今我们依然称自己为汉人,可是我们并不是汉人,因为我们没有“礼仪”,而没有“礼仪”就没有华夏文化,没了华夏文化就不是汉人,我们只是汉人的后代而已,而且是那些当年为了活命丢弃自己“衣冠”的汉人的后代,换一句通俗的话:我们是“汉奸”(背叛汉民族的汉人)的后代,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这是事实。
    如今,我们是满清的奴化文化和西方商业文化的结合体,唯唯诺诺、毫无礼仪、不知廉耻、毫无骨气(好死不如赖活着)、害怕又依仗权势,毫无思想、勾心斗角、唯利是图(毫无人情味),既自卑又阿Q等等,最可悲的是我们最歧视的人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大多数是所谓的汉人。台湾学者柏杨写的一本书《丑陋的中国人》,里面刻骨地批判中国人,我看少数民族同胞好的很,所以他批判的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汉人,而我们其实又不是汉人,只是继承了这个名字而已,是我们侮辱了真正的汉人。  
        有人说这是在悲情,我不反对,这就是在悲情,难道谈到我们民族的悲哀时我还要欣喜万分,或者只是淡淡然地、漠然地谈谈?    
        但我们不能停留在悲情,更不能将这种悲情化为自卑或对其它同胞的愤怒与仇恨,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从我们祖先倒下的地方站起来,找回我们的“衣冠”,找回我们的“礼节”,找回我们的骨气、廉耻、仁义忠信,找回我们的尚武精神,找回我们的华夏文化(以礼仪为精髓的儒学)。至少这些标准要成为我们汉人的立身之道。这一切都从“汉服”开始,我们要让所有汉人知道,我们民族的服装是“汉服”,当有的汉人穿起汉服时,其它汉人绝对不要有诧异的眼光(就像见到一个怪物、疯子),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和服,绝对不要……,我们只希望我们汉人看到其它汉人穿汉服时的感觉就像日本人看到日本人穿和服时的感觉。我们绝对赞成汉人穿马褂、“唐装”、旗袍,就像是不反对穿西服一样,但是当别的民族问起我们民族的服装时,我们不能回答不知道,不能回答没有,不能回答是“唐装”、马褂、旗袍,更不能回答是中山装、西服。  
        有人说,我们重提这段历史,就是要制造民族之间的仇恨,制造民族矛盾,造成民族分裂,所以要掩盖、粉饰或删减这段历史。我只能说,请你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是用来正视的,不是用来粉饰、删减、掩盖。人类从来是在改正错误中进步的,而在掩盖错误中倒退的。我们现在说日本在粉饰侵略历史,可是我们自己呢?我们对待自己的历史也是如此。我们只是要剖析这段历史对我们汉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我们只是要要改正消除这种错误的影响。虽然正视这段历史,我们会仇恨当时的满清统治者,但我们不会去仇视现在的满族同胞,因为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我们只要求和现在的满族同胞有个共识:大家都认同这个事件是满族同胞的祖先做错了,保证以后大家都不要对彼此做出类似的事件,并希望满族同胞至少不要反对我们去改正消除这个事件的影响(不要反对我们恢复汉服,如果支持我们会万分感谢)。我们要的就是这个,难道这就能造成民族矛盾?  
        有人说这是要复古?说这种话的人的先入之见是:古代的东西都是垃圾,现代的东西都是精华,或者东方的东西都是粪土,西方的东西都是宝贝。我们没必要和这种人辩论什么。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要找回的是华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找回汉人优秀骄傲特有的东西,我们要找回的是我们的根,而且我们并没有说要反对现在,去做古人。  
    有人说这会影响民族的融合,难道说只要使汉人或其它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各个民族就能很好的融合?他们所认为的融合就是大家以后都去学红卫兵,穿的一样、讲的一样、活的一样,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活着都要被气死)?  
        最后一句:我们只是汉人的后代,汉人之所以为汉人是因为他们拥有以“礼仪”为精髓的华夏文化,我们没有,但我们要做回汉人。

    离线 大佬乾隆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2-05
    最后登录
    2016-09-21
    23楼 发表于2011-10-18 21:05:36

    隔壁那个人,也没有什么屁本事,但想想他还是个老人,就值得尊敬,因为他对社会没有危害性。
    隔壁那个旺财,社会上那些植物人,也没有什么本事一统中原。
    但作为人,作为一个生命,他对社会对人类没有危害,没有反人类反社会进程,我们就尊重这个生命;但有人就不是。

    历史教科书上说过,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上的抗争成果,都是最后被统治阶级亦即皇帝所窃夺;推翻一个皇帝又重新立了一个皇帝。
    人类文明进展现在,没有必要再对一个封建皇帝进行歌功颂德;或者处于封建王朝下的草民若对当朝太祖的拍马屁都是愚类。

    离线 武信君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12-23
    最后登录
    2024-05-19
    24楼 发表于2011-10-18 21:13:18

    咦,这是谁家的旺财没拴牢,让它跑这里狂吠来了?快快牵走,免得在此随地大小便,被城管抓住是要就地正法的!

    身份已验证:滕飞  湖北宜昌

    离线 whm512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29
    最后登录
    2023-01-05
    25楼 发表于2011-10-18 22:21:06

    支持小小吴的言论

    离线 hot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18
    最后登录
    2021-04-11
    26楼 发表于2011-10-18 23:16:59

    讨论一下也好。

    离线 冷水泡茶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12-02
    最后登录
    2023-10-27
    27楼 发表于2011-10-19 08:58:39

    回 22楼(小小吴) 的帖子

    兄对于当时的“满汉关系”和“明清关系”还是很清楚的,当时就是一个外族政权或者东北外国对中国(中华)的侵略,我们的的确确是被人“亡国”了,只是到了“中华民国”成立,实现了“五族共和”,大家才成为了一家人,这才有了国内各个民族的集合体——“中华民族”,民国成立之前,“中华民族”仅仅指的是“汉民族”及其国内“汉民族的分支民族或人种”。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