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036 | 回复 6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人都极会伪装?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vincent30179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30
    最后登录
    2023-04-16
    楼主 发表于2011-10-18 10:26:23

    因为他们一直说别人是妖精,却一直都在掩盖自己的一身白毛!

    多年前看过贾平凹一部《废都》。看后感觉就是按照《金瓶梅》的模式,写一个每日无聊沉浸于性爱中的男人。书中有性幻想的描写,(尤其性幻想描写居多)。也有两性之间性爱的描写。看后的感觉,就是文采没学到。但是鸡巴却一直硬着。也许这就是贾先生的写书初衷吧。意思是只要男人的鸡巴在读他的书时候能硬着,他的书便好卖。相比于世界文豪,他们的书就是苹果,是香蕉,是水果的话。那么这些中国文人写的书便是伟哥,春药。或者是三聚氰胺牛奶。不是有毒便是有害。更有书中的文化都是模仿或者掺假。更何况社会?思想上的偷工减料。是不能保证生活和生产中的正版出现的。为什么学生问英语老师山寨怎么翻译。老师答曰“Made in China!"?是因为国人对这种行为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我对贾平凹的文章也有所拜读。但是一直没有好印象。一是其书《废都》。害人不浅。二是看到一篇为贾平凹拍拍马屁的文章。书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贾平凹托作者为其介绍媳妇。曾委婉的表达“最好找一个处女!”这种想法男人都有。但是作为一个自诩为文豪的大家。你这样赤裸裸的暗示。丢人不?
    贾平凹是文人,为其拍马写传记的也是文人。由此可知。文人思想龌龊,做事没有原则。是最为明显的。甚至有文人甘愿为政府做摇尾乞怜的狗,而后在百姓面前趾高气扬!这类御用文人,是下贱之中极贱者!
    目前有赵丽华女士,在网上充当民意领袖。假惺惺为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为自己博得一副好名声。但是亏得百姓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为其揭露出事实真相,此人不仅没有认真道歉负责的态度。居然直接就泼妇骂街。露出了真相。多么可恶!


    何仁勇 :应对质疑,赵丽华该学李承鹏
    2011年10月18日09:00中新网何仁勇我要评论(1) 字号:T|T

    何仁勇

    提要:以前,当公共知识分子携网友质疑和批评政府官员的时候,后者总是陷入这种进退失据、左支右拙的尴尬场面,要么左顾言他,要么恼羞成怒—— 现在,我们惊奇地发现,当某些公共知识分子成为质疑或者批评对象时,其应对危机的能力并不比政府部门高明多少。

    继“梨花体”诗歌引爆网络跟风狂潮之后,最近几天,著名诗人赵丽华再次成为网络话题人物。新浪微博上的搜索结果高达33万,天涯论坛的热帖《梨花教主赵大妈成赵美美了!》,发表仅两天,就盖楼两千余层,点击率超过42万。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10月7日,网友吴法天发表与“香河圈地”相关的系列微博,其中一条引用网友的爆料,称香河原县委书记杨文华的夫人正是著名诗人赵丽华,并直指赵丽华在网络上已经从诗人转型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多次发表监督公权力的舆论。然而当公权力对民众施加的痛苦“就在身边”时,她却视而不见……从此,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质疑和批评。腾讯网甚至还做了一期评论专题《像质疑郭美美一样质疑赵丽华》,只不过在两进两出之后永远消逝了。

    面对网友的质疑,赵丽华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开始是无视,直到11日才借评论网友的机会间接回应了一下。怎么回应的?不但骂吴法天为“杂种”、“五毛”、“疯狗”、“孽障”,还宣称,“他那种众所周知龌龊下作的小人配我搭理吗?”12日,又声称要与另一位公共知识分子易天联手,组织一支“女子锄奸队”,对吴法天实施“定点摘除”。然后,又是无视……到了15日,干脆关闭了微博评论。

    很熟悉的场面是吧?以前,当公共知识分子携网友质疑和批评政府官员的时候,后者总是陷入这种进退失据、左支右拙的尴尬场面,要么左顾言他,要么恼羞成怒—— 现在,我们惊奇地发现,当某些公共知识分子成为质疑或者批评对象时,其应对危机的能力并不比政府部门高明多少。比如,近些年来,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先后被告论文涉嫌抄袭,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也被指学术论文发表过少,他们的应对表现都难称合格。吴法天等网友只能庆幸幸好赵丽华没有掌握公权力,否则的话,会不会遭到“跨省追捕”之类的厄运,还真是天晓得。

    我一直都很尊敬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对他们孜孜不倦进行常识启蒙的举动敬仰不已。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下,这需要百倍的勇气和智慧。至少在欧美国家,“民主是个好东西”、“必须限制公权力”这样的常识,已无须一提再提。而在中国,尚有不少民众认为“中国人素质太低,不适宜马上搞民主”。因此我认为,基于一种崇高的理想,当他们面临来自公权力的迫害时,对他们施以怎样的保护都不过分。不过,是不是因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他们就应该享受免于质疑或者批评的赦免权呢?当然不是。借用一句大家熟悉的话,“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如果公共知识分子听不进任何质疑或者批评,反而拉帮结派,对提出质疑的人进行人身攻击,那么前面那些盛誉之词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这和他们所反复批评的“暴政”、“专制”并无二致。

    在互联网时代,鉴于“躺着中枪”的可能已无限增大,任何人都应该学会面对质疑或者批评。公共知识分子也不例外。回到“赵丽华事件”,到目前为止,吴法天和网友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这两点:

    一、身为公共知识分子,在宜黄事件、钱云会事件等公共事件中频繁发言,却对近在身旁的香河长达三年之久的“耕地保卫战”视而不见;

    二、虽然自称清贫,却享受着来自阿联酋的“最新版LV”、“经典的Burberry格子衫”、“据说贵得不得了的骆驼男包”、“爱马仕的帽子”,“拥有苹果电脑,iPodTouch给了女儿,iPhone3只会用来摇卦,iPhone4还没开包装,iPad只用来玩游戏”……

    要回应这两点质疑其实也不难。关于第一点,赵丽华完全可以回答,就像媒体只能搞异地监督一样,我也只能对千里之外的公共事件说三道四,或者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针对公共事件的发言也只能是选择性的。关于第二点,赵丽华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些奢侈品都是俺用梨花体一行一行写出来的,或是老妈炒股票打麻将赚来的,或是在淘宝店买的山寨产品。切忌,不能说是干爹送的。这招不灵,对此郭美美有深刻体会。

    当然,我更建议赵丽华等公共知识分子在面临质疑时学学李承鹏。今年8月,科普作家方舟子连发几条微博,指知名作家李承鹏为有强制拆迁嫌疑的开发商代言,并为他们撰写软文。因为方舟子的证据过于确凿,几个回合下来李承鹏就招架不住了。怎么办呢?8月7日,李承鹏写了一篇题为“我的道歉”的长微博,对方舟子表示“感谢”,对公众表示“歉意”,并声称要将相关代言费捐款。李承鹏特别声明,请他的“读者或朋友不要攻击方舟子先生”。你可以怀疑李承鹏的诚意,但你不能怀疑他这样处理的效果——很快这件事情就平息下去,李承鹏也获得了不少圈内人士的称赞。老实说,在方舟子野狼一样的攻击之下,能有这样一个尚称体面的下场,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毫无疑问/怎样应对质疑/是公共知识分子/最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离线 饮水思源
    实名认证
    好评
    4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09-01
    最后登录
    2025-11-09
    1楼 发表于2011-10-18 10:42:26

    看看王小波的书吧,不是这样的作家难得,而是这样的人不容易出了。

    离线 江南古城
    实名认证
    好评
    2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5-18
    最后登录
    2025-04-14
    2楼 发表于2011-10-18 11:50:23

    《废都》。《金瓶梅》
    没看过,听说都是黄色书刊吧!呵呵

    离线 维太
    三级发帖
    好评
    3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11
    最后登录
    2025-05-14
    3楼 发表于2011-10-18 12:38:09

    我从不批评别人的道德。(通俗一点说“我不喜欢对别人说三道四,不喜欢东家长西家短”)。
    因为我自己的道德也不怎么好。
    作家和我们一样,也是人,我们没必要高要求严格他。

    离线 shtch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25-09-04
    4楼 发表于2011-10-18 13:07:30

    看看

    离线 vincent30179
    四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30
    最后登录
    2023-04-16
    5楼 发表于2011-10-18 18:53:52
    引用第3楼维太于2011-10-18 12:38发表的  :
    我从不批评别人的道德。(通俗一点说“我不喜欢对别人说三道四,不喜欢东家长西家短”)。
    因为我自己的道德也不怎么好。
    作家和我们一样,也是人,我们没必要高要求严格他。

    恶心就在于他们明知道自己是人,却一直在“高要求”的标榜自己。还在不停地说教别人!

    离线 湘北东风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0-13
    最后登录
    2017-03-24
    6楼 发表于2011-10-18 18:56:04

    岂止文人如是,国人共性罢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