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是赏钱,是比西王赏功更珍贵的未被币学界关注的一枚唐肃宗宫廷钱。由于仿制了1242年,几乎没人认识它的真假和年代。这次我把乾元重宝重轮大钱,绿包浆五铢,五彩开元通宝共六枚,经过仪器检测,惊奇发现,他们四种配方基本一致,与民用配方迥异。这就是所说的白钱和朱提银的钱。
据记载:“唐王朝于乾元元年七月铸行折十乾元重宝,又于乾元二年三月准第五琦之奏铸重轮乾元重宝,每枚当开元钱五十,由于比价过高,从朝廷、地方到民间纷纷毁小钱、铜器、佛像铸行大钱。初行时尚可,愈后减重钱愈多,只求其形,无论轻重。因此,民间对初铸之官样钱,颇为珍惜,一到手就藏起来,不再流通。以致后世发现极少。 并且,当时实行虚值的通货膨胀,给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雪上加霜,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中外皆以(第五)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朝廷无奈将第五琦贬官,降低大钱比值,又以重轮乾元钱一当三,普通乾元钱一当二。其后,大小钱均一当一。自此大钱退出流通领域,多被熔铸为小钱。此二种版式本来铸量很少,屡经销熔,能够流存下来的已经是稀中之稀了。当时是官局出价雇工匠,每炉用30人,铜21200斤(83.46%),铅3700斤(14.56%),锡500斤(1.96%)。”
第一种民用钱配方比例是:按照记载官局制造的民用乾元重宝的一炉为25400斤。当时是官局出价雇工匠,每炉用30人。
铜21200斤- 83.46%
铅3700斤-14.56%
锡500斤-1.96%”
第二种白钱皇宫用钱:就按照25400斤为一炉,其中比例是:
铜含铜34.16%-8676.64斤
含银0.39%-99.06斤
锡28%-7112斤
铝1.315-4610.1斤
镍0.07316%-18.13斤
锌0.059%-14.98斤
铅18.15%-4610.1斤
硅6.488%-1647.95斤
镁0.2362%-59.99斤
铁6.926%-1759.2斤
鉍0.089%-22.6斤
硫0.1362%-34.59斤
钙0.4177%-106.09斤
鏻0.2307%-58.59斤
锑0.4759%-120.87斤
砷0.7762%-197.15斤
铬0.428%-108.71斤
备注:
一、我发现的四枚估计是银开元的,经科学检验,基本与“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配方基本一致。与官局铸民钱比例不一样。官铸民钱比例每炉用30人,铜21200斤(83.46%),铅3700斤(14.56%),锡500斤(1.96%)。是铜多铅多锡少,所以微发黑。
二、皇宫用钱每炉加银99.06斤,估计也就是100斤的比例,镍18.13斤,锌14.98斤,还有铝4610.1斤,这些能加白如银,是为白钱的科学依据。
民用钱不含银、镍、锌、铝。
三、铜75%,锡25%的白铜乾元重宝是明代至今的仿制。
四、铅多铜少重量超过12.5克的是后世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