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泉友都在跟风收藏,名曰收藏实际就是为了让钱跑赢通胀的一种投资手段,这演变成了一种投资策略了。但钱币总之是一种低端艺术品,品种多,材质多,年代跨度大,进行投资就要掌握技巧和把握尺度。
从06年开始涉足古钱币,至今已经整整五年,五年间完全是自学和摸索着在前进,没有老师,甚至朋友们都不支持和感兴趣,曾经想发展几个都没有成功。好在自己坚持着不断的前进,前进。收获还是很大的,学到了好多东西。眼力也提高了不少。
这五年自己的定位是普币,不断收集和整理,前几年散钱价低买了一些,学会了区分小的版别,累计了不少普品。随着近两年经济危机的发生,通胀让泉品也在升值,每年普品的升值率应该都在30%以上吧。品相好的普品甚至到了100%,如果从投资角度分析,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了。
说说清钱和崇宁吧,09年是清钱的天下,打滚的往上翻啊,但今年沉默了许多。2010年前,宋钱中的崇宁处于价值低点,2010年火了。崇重从3元到了25元,崇通从9-10元涨到了100元了。这期间获利者不在少数,尤其是大泉商更佳。庆历也到了60元以上了,接近翻番。水坑乾元大钱也到了60元以上。火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些泉品都是处于相对的价值低点,存在上涨的空间,道理浅显易懂。
明年,将是很特别的一年,通胀是个难题,国家不会让通胀完全消逝。通胀真走了那时通缩会继续,比通胀还可怕。所以经济影响泉市,明年泉品还将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外来资金甚至可能大规模进入。现在连收音机上都知道了且不断播送人们追求用古钱币来进行艺术品投资了,可想想我们这个以前不为人重视的小圈子在如何扩展,将有更多不懂收藏的投资人会进入这个陌生领域了。
现在跟前几年不同了,钱币研究的气氛荡然无存,更多的是追求和追逐利润,一枚钱币的历史价值已经没人关心,只看品相。一枚货泉美品都要30元,普品不是版别,并且很快就能售出。而铁钱和铅钱几乎无人问津。相信当古钱币经过几年更加垄断和集中,市场上没有批量出现的时候,人们才会转变观念,钱币的历史价值才能明显地体现到价格上,但距今应该还要几年时间吧。
发现------现在玩版别真难,以前曾经想收集《北宋铜钱》,版别众多,书法精美。最近两年来,版别上几乎毫无所获,园地上出的版别都是天价,不敢接手,且大部分都是普品,自己早就有了,这种东西有一枚足矣,稍好点的版别一年都难见到一次。原因只有一个,现在的市场是投资客的天下,没人买版别,想买的又买不到。这种趋势也会改变的,大家应该注意投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