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一直秉承着无为而治的锦绣天府,十多年来突然开始撵上潮流,不住地更换着马甲。从大跃进式的“国际大都会”,到很无厘头的“东方伊甸园”,再到如今的“绿色田园城市”,仿佛穿着一身借来的漂亮衣服着急忙慌地去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豪宴,让人怎么看仍觉得脚杆还是没打抻展。所以,不论如何深刻的历史诠释,如何丰富的文化包装与策划,也抵不过东汉时期设置的那个叫”锦官”的织锦管理机构,留给成都这座城市的荡气回肠……
“一年成邑,两年成都”。领中华风气之先的不仅仅是至今仍在模范工作中的都江堰,商贸繁盛中首先绽放的“交子”纸钞与遍植城头的芙蓉交相辉映,灿烂了中华文明史。“扬一益二”绝非是精彩的广告辞。
“衣冠文物,济于邹鲁;鱼盐梗稻,比于江南”。这就是王培荀在《听雨楼随笔》中所绘制出的成都。
而今的成都仿佛很大,大得来准备修个五环路才能装得下。其实远在清代,成都就有这么大----完整的三府十三县!
成都的人文代表当仁不让地是首推诸葛亮老师了。一座武候祠,在初唐时期人们已经给了他在历史中神一般的地位。到了现代还将其周边街道命名为武候区、武候大街、武候大道,并且十分讲究十分韵味地把修建方向面朝正西,正对落日。
鉴于此,成都土著们自武候孔明以后都很聪明,用川俚来说就是精灵,且不论是真精灵还是假精灵。
既然人文如斯,那凸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就更别具一格了。闲适淡然,安逸是根本。
“俗乃扑野,士则惆搅”。也就是说:立言立说可治国平天下,亦可采桑采菊青城下;既草根,又不乏学究气。
作为外省人的易中天先生应该是较早读懂成都的一位。他在《读城记》中开门见山地就这样定义:成都是府,成都是天府,天府的人好安逸……真不愧是上过百家讲坛的文化人,
这样的感觉远比“伊甸园里的光胴胴”要来得亲切自然而且符合实际。
日子是水,自己是鱼,游着走就是了。
激情?!打六出祁山、七伐中原那阵益州人就完全体会过了。霸得中原又如何呢?!还不得居家过日子。
这里的天气从来都比较阴沉和湿润,于是成都人就选择了安静、滋润和平和。
中国人忒多,地忒大,不折腾最好就不折腾罢……
当然,要是据此以为蓉城人俱小市民化了,那可真是在盲人摸象。挑近的说,随便一场保路运动就点燃了辛亥革命,那个纪念碑多少年了就在人民公园里伫着嘛。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能及此间无。”所以,成都的低调是谙悉黄老、悟彻春秋后的自然流淌,是真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