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448 | 回复 13

    强烈推荐一本好书——《密码青铜》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10-07-06 12:37:48

           受朋友委托,特在园地郑重推荐:
         《密码青铜》是梦言先生,历时三年完稿。经由华艺出版社推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出版发行。
        该书最大特点是:
        Ⅰ、首次详尽剖析了青铜器的痕迹信息,尤其对特殊工艺的探讨、解剖,以及产生的原因,结合铸造工艺的探讨,提出了:“痕迹信息逻辑对称理念”。
        Ⅱ、其次该书还首次提出了:“春秋中期开始,纹饰设计和分型制范紧密关联起来,纹饰设计时候已经巧妙考虑并构思了纹饰模块的应用,换言之东周时期纹饰设计艺术和范铸工艺,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化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思路贯穿着那个时代。”
        Ⅲ、最重要也是最为核心的,还是该书通过对青铜器细节,和工艺特征、铸造特征等综合探讨,为我们鉴别真假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判断依据和标本。 尤其具有意义的是该书打破传统,首次涵盖了北方干坑和大量南方水坑器物,并且首次对水坑皮色、锈蚀等进行了分析、整理、归类。
        Ⅳ、本书总计文字十三万有余(书中因后期修改补充,未及计算,故而文字统计数与实际不符),使用高清晰图片、图例约195幅,图文并茂。
            该书于今年六月正式进入发行,面世后即广受关注,备受藏家、行家好评。
        正如书中所言:
        通过对青铜器主流铸造工艺的探讨,我们会发现除了器物有不同之外,实际上整体工艺是具有极高度的一致性的,那么既然工艺上具有这样特征,器物上必然会发生在许多器物上共同存在的具有一致性的铸造信息特征,我们可以称这种信息为共有信息;另外因为器物不同,就会出现分型方式的不同、分范多少的不同、以及组合方式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地方也必然会在器物的表面留下蛛丝马迹,这种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个体信息。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不同,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区别,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范铸工艺信息逻辑链来,我们可以暂且称这样的总结或者叫工艺特征分析,为建立证据信息逻辑链。同样的我们在鉴别青铜器物时,也是应该从工艺特征的角度,观察器物表面所有残留痕迹,然后运用这些痕迹进行信息逻辑的还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工艺还原。如果这些痕迹信息链能够完整还原青铜器物的铸造过程,同时这些痕迹信息又能够与前面我们探讨的主流工艺,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证据痕迹信息逻辑链相吻合的话,我们认为从范铸工艺的角度或者时代特性角度讲,都是可以基本确认的,如果在配合其他比较科学的方式鉴别亦无疑问,那就可以认定了。这整个鉴别过程就是一种逻辑映证过程,但是他有别与传统方式的地方就是更加系统,也更加具有理性。传统方式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需要经验和感觉的长时间训练和培养,达到一种良好的感觉,这就象我们品茶一样,需要品得多了方能体会到好坏。同样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的痕迹信息逻辑对称,也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研究的,虽然相对于过去传统的“眼学”,这样方法似乎已经在科学和系统上面更加具有可信服度,但是任何方式总是会存在着某种局限性,这就是我们制造行业常说的“悖论”。因此希望所有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认识到这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痕迹信息逻辑对称只能是提供一种相对较为科学和系统的初步鉴别方式。
        总之我们现在所探讨的痕迹信息链和证据信息逻辑对称的方法,也会存在不完整,甚至是缺憾和错误,但是我们想说:尝试总是要的,理性系统的方法更是需要的! 40_14221_51660f986a701ad.jpg


    欲购买此书请联系:
    联糸人:田唐春(中国青铜研究会安徽联络处负责人,网名:舜耕山人)
    工行卡号:6222021304002879893
    电话:13905541545
          0554-5677957
    为感谢藏友、网友的支持,此书打八折优惠,110元,包快递.
    中国青铜研究会安徽联络处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建筑公司。 40_14221_1abcbed0a4964aa.jpg
    40_14221_078c9197f1df20a.jpg
    40_14221_a6247da9f87cb15.jpg
    40_14221_873c5d7442a4a65.jpg
    40_14221_eac2c3fb95e8ab6.jpg
    40_14221_8726ac28d0330c7.jpg
    40_14221_e3befef79f50f9e.jpg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10-07-06 12:40:27

    联系方式
    联糸人:田唐春(中国青铜研究会安徽联络处负责人,网名:舜耕山人)
    工行卡号:6222021304002879893
    电话:13905541545
    ??????0554-5677957
    为感谢藏友、网友的支持,此书打八折优惠,110元,包快递.
    中国青铜研究会安徽联络处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建筑公司。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2楼 发表于2010-07-06 17:55:20

    本书为限量版,目前同步在各大专业网站和论坛以及学会中出售、预定,因此希望有需要的藏友尽快联系上面相关人员。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0-07-06 22:43:44

    联系方式
    联糸人:田唐春(中国青铜研究会安徽联络处负责人,网名:舜耕山人)
    工行卡号:6222021304002879893
    电话:13905541545
    ??????0554-5677957
    为感谢藏友、网友的支持,此书打八折优惠,110元,包快递.
    中国青铜研究会安徽联络处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建筑公司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10-07-07 08:31:51

    该书最大特点是:
        Ⅰ、首次详尽剖析了青铜器的痕迹信息,尤其对特殊工艺的探讨、解剖,以及产生的原因,结合铸造工艺的探讨,提出了:“痕迹信息逻辑对称理念”。
        Ⅱ、其次该书还首次提出了:“春秋中期开始,纹饰设计和分型制范紧密关联起来,纹饰设计时候已经巧妙考虑并构思了纹饰模块的应用,换言之东周时期纹饰设计艺术和范铸工艺,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化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思路贯穿着那个时代。”
        Ⅲ、最重要也是最为核心的,还是该书通过对青铜器细节,和工艺特征、铸造特征等综合探讨,为我们鉴别真假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判断依据和标本。 尤其具有意义的是该书打破传统,首次涵盖了北方干坑和大量南方水坑器物,并且首次对水坑皮色、锈蚀等进行了分析、整理、归类。
        Ⅳ、本书总计文字十三万有余(书中因后期修改补充,未及计算,故而文字统计数与实际不符),使用高清晰图片、图例约195幅,图文并茂。
            该书于今年六月正式进入发行,面世后即广受关注,备受藏家、行家好评。青铜器藏家千万别错过。

    在线 大唐帝国
    正式会员
    好评
    2710
    差评
    4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11-03
    最后登录
    2024-06-14
    5楼 发表于2010-07-07 09:32:44

    帮顶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6楼 发表于2010-07-07 17:50:36

    谢谢支持!确实是一本难得好书,清新而且详实。可算是最具有实战指导价值的专业书籍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7楼 发表于2010-07-08 09:13:07

        本书主要通过对大量馆藏实物剖析探讨,旨在建立一种更加可靠的实战鉴别方法,主要核心内容:
        Ⅰ、详尽剖析了青铜器的痕迹信息,尤其对特殊工艺的探讨、解剖,以及产生的原因,结合铸造工艺的探讨,提出了:“痕迹信息逻辑对称理念”。
        Ⅱ、其次提出:“春秋中期开始,纹饰设计和分型制范紧密关联起来,纹饰设计时候已经巧妙考虑并构思了纹饰模块的应用,换言之东周时期纹饰设计艺术和范铸工艺,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化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思路贯穿着那个时代。”
        Ⅲ、最重要也是最为核心的,还是该书通过对青铜器细节,和工艺特征、铸造特征等综合探讨,为我们鉴别真假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判断依据、方法和标本。本书较为系统的探讨了错金银红等特殊工艺,具有一定实战指导意义。本书也是首次涵盖了北方干坑和大量南方水坑器物,并且首次对水坑皮色、锈蚀等进行了分析、整理、归类。
        Ⅳ、本书总计文字十三万有余(书中因后期修改补充,未及计算,故而文字统计数与实际不符),使用高清晰图片、图例约195幅,图文并茂。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8楼 发表于2010-07-08 17:04:15

    本书主要通过对大量馆藏实物剖析探讨,旨在建立一种更加可靠的实战鉴别方法,主要核心内容:
        Ⅰ、详尽剖析了青铜器的痕迹信息,尤其对特殊工艺的探讨、解剖,以及产生的原因,结合铸造工艺的探讨,提出了:“痕迹信息逻辑对称理念”。
        Ⅱ、其次提出:“春秋中期开始,纹饰设计和分型制范紧密关联起来,纹饰设计时候已经巧妙考虑并构思了纹饰模块的应用,换言之东周时期纹饰设计艺术和范铸工艺,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化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思路贯穿着那个时代。”
        Ⅲ、最重要也是最为核心的,还是该书通过对青铜器细节,和工艺特征、铸造特征等综合探讨,为我们鉴别真假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判断依据、方法和标本。本书较为系统的探讨了错金银红等特殊工艺,具有一定实战指导意义。本书也是首次涵盖了北方干坑和大量南方水坑器物,并且首次对水坑皮色、锈蚀等进行了分析、整理、归类。
        Ⅳ、本书总计文字十三万有余(书中因后期修改补充,未及计算,故而文字统计数与实际不符),使用高清晰图片、图例约195幅,图文并茂。

    离线 刀边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9楼 发表于2010-07-09 09:15:58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