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70
主题
6218
帖子
6964
积分
有意思
2369
7008
1.2万
少见
13
148
174
曾有个咸丰的,现不知哪去了,也这个样
1
2233
2235
学习
292
5342
5926
信誉较好(2014-10-11提升) 信誉好(2015-4-24提升)120/58
142
3670
3954
引用第3楼奉命于2009-12-10 10:40发表的 : 看了半天,面是洛字最常见的版式,还都是背洛的,坑口也是同坑。加工风格也一样,出自一批。可能当时做了一批厚版的,加重的(可能当折二,折三),后来可能觉得市场不是很认可,又不能当小平用。但是不能磨背,看不出记地,只能磨边的,要是前后磨的话,钱体就会变小。所以只能磨了后背边缘,磨背也磨下不多铜料,可能大部分被回炉了。只有少量流入市场。货币具有流动性,无论唐代的窖藏和宋代窖藏都会出土很多会昌开元的,发现这种制式的也只能当趣味品,不会很重视的。同坑要是发现多枚就可以佐证一下这种制式的存在。说实话,我只见过道光小平厚板的有这样的制式。所述均为一家愚见,望海涵。。。。
有见地!